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强圣宗与教育闭环4k(第3页)
---
深夜,数据中心仍在运转。
AI系统自动分析最新一批跨境资金流向,突然触发红色警报:一笔来自塞浦路斯的匿名捐款试图注入某边境小镇的私立妇幼医院,金额高达八百万,用途标注为“慈善助学”。
系统立即锁定IP地址,并通过区块链溯源发现其最终受益人为赵立军之子赵振宇??此人目前持有新加坡国籍,名下拥有多家海外医疗机构。
林小雅第一时间拨通陈默电话:“他们在重启网络,这次改用慈善名义渗透基层医疗。”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慈善。”陈默冷笑,“把这笔钱原路退回,附上一封公开信:‘感谢您的捐赠意愿,但在中国,孩子的归属不属于交易范畴。若您真心关怀弱势群体,请先回国接受调查。’”
同时,他下令启动“烛光行动”二期:在全国五百所县级医院设立“张慧兰护佑基金”,专项用于困难产妇分娩保障、弃婴救助及打拐技术支持。
二十四小时内,社会各界捐款突破两亿元。更有上千名医护工作者自愿签署《生命守护承诺书》,承诺终身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身份造假或非法领养。
---
春天真正到来时,临江县迎来了第一场樱花雨。
山野间,新栽的槐树苗迎风摇曳。陈默带着一群孩子来到母亲墓前,教他们用VR设备扫描碑文,激活语音导览。
一个小女孩听完故事后仰头问他:“叔叔,我能抱抱张奶奶吗?”
陈默蹲下身:“不能抱到她本人,但你可以记住她。当你长大后,遇到不公平的事,记得问问自己:如果是张奶奶,她会怎么做?”
女孩认真点头。
远处,一辆银灰色急救车缓缓驶过,车身上印着一行字:
**“每一次出发,都是回应。”**
卫星信号同步传输至全球终端。
在伦敦、巴黎、东京、纽约,多家主流媒体同步播出纪录片《沉默的灯塔:一个中国护士与她的时代》。片尾字幕滚动着所有通过绿通码系统成功寻亲的家庭名单,长达四十七分钟。
而在内罗毕郊外的急救亭里,那个曾经问“这是什么”的男孩,如今已成为当地少年科技俱乐部的负责人。他正带领同伴调试新一批无人机,准备飞往偏远村落进行疫苗配送。
临行前,他对着镜头微笑:
“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个叫张慧兰的中国人,教会我们如何点亮黑暗。”
地球另一端,陈默站在阳台上,望着满天星斗。
手机响起,是一条系统提示:
【绿通码第10,000,000次成功救援达成】
患者信息:缅甸边境难民营孕妇
救援方式:跨国远程会诊+无人机输血包投送
家属留言:谢谢你们,让我们相信人间还有光
他深吸一口气,回复了一句:
“光一直都在,只是有些人,愿意让它照得更远。”
然后,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着:
《下一代绿通码构想:基于脑电波识别的紧急意识唤醒系统》
光标闪烁,如同心跳。
他知道,母亲的身影从未离去。
她活在每一次警报响起时的争分夺秒里,活在每一双重新握住亲生父母双手的孩子眼中,活在所有选择不说谎的人心中。
森林已然长大,而风,正吹向下一个需要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