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六十八章 暗流潜涌精准拆弹(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省委常委会的决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江东省各个角落。肃清流毒、重建秩序的过程,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幽深。表面的风暴虽已平息,但水下的暗涌却更加湍急,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省发改委大楼,陈刚的新办公室窗明几净,空气中却弥漫着无形的压力。履新不过数日,一份关于“江东省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星火基地)三期建设规划”的请示文件便摆上了他的案头。这个项目是徐建国当年力推的“政绩工程”,投资巨大,规划宏伟,一期二期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不少国内外相关企业。三期规划更是雄心勃勃,旨在打造国家级产业高地。文件本身并无明显违规,但陈刚敏锐地嗅到了异常气息。项目推进异常急切,几家核心承建商的背景资料在“磐石”平台的安全筛查中虽无直接红牌,却有几处关键关联显得模糊不清,指向几家与“黑曜石资本”有过间接业务往来的离岸公司。更关键的是,项目规划中预留的“国际技术协同中心”板块,其选址和功能定位存在明显的信息安全风险敞口。“徐建国的‘遗产’…”陈刚放下文件,眉头紧锁。项目本身符合产业方向,若因安全问题直接叫停或大幅调整,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发企业恐慌,更可能被别有用心者解读为“因噎废食”,打击全省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的势头。他立刻召集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磐石”平台派驻发改委的安全顾问进行闭门研判。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产业处的负责人据理力争,强调项目对全省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已形成的集聚效应,三期停滞将导致前期投入的巨大损失和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安全顾问则毫不退让,指出现有规划中无法回避的技术泄密和数据失控隐患,特别是“协同中心”的设计,几乎是为外部势力开了后门。“安全和发展不是单选题!”陈刚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问题不是项目该不该做,而是如何安全地做!把隐患解决在蓝图阶段,比建成后亡羊补牢代价小得多!”他当即拍板:1项目规划暂停报批。要求项目指挥部会同“磐石”安全团队,对三期规划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方案优化,特别是“国际技术协同中心”的物理隔离、数据管控、人员审查等环节,必须拿出符合最高安全标准的细化方案。2穿透审查核心承建商。由发改委牵头,联合工商、税务、国安部门,对参与三期建设的几家重点企业进行穿透式背景调查和资金溯源,彻底厘清其股权结构和最终受益人,排除任何与“季风”网络或“黑曜石”存在潜在关联的可能。3引入第三方安全审计。聘请国内顶尖的信息安全机构,对星火基地已建成的一、二期进行全面的安全体检和加固,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为三期安全建设奠定基础。“我们要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江东欢迎合规的投资、先进的技术,但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可控的基石之上!任何试图浑水摸鱼、夹带私货的行为,绝无可能!”陈刚的指令清晰果断,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为项目的优化重生留下了空间,避免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可能引发的震荡。---省科技厅“国际科研合作合规服务中心”挂牌后,迎来了第一个棘手案例。省城理工大学引进了一位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李哲博士。李哲学术成果斐然,但其海外求学和工作经历中,有两年时间在一家由“深蓝探索”基金会间接资助的实验室担任研究员。这一点,在安全评估初筛中亮起了“黄灯”。理工大学校长和材料学院院长亲自找到孙斌和张明远,言辞恳切:“孙厅长,张教授,李哲是难得的人才,他的研究方向对我们省突破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至关重要!他本人背景清白,爱国热情很高,那两年的经历纯粹是学术研究,没有任何政治倾向问题!如果因为这点关联就卡住,不仅寒了人才的心,也耽误了我们关键领域的科研进展啊!”孙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张明远。张明远仔细审阅了李哲的全部材料和他对那段经历的详细说明,沉吟道:“李博士的学术能力和爱国情怀毋庸置疑。问题的核心在于,‘深蓝探索’与‘季风’网络的源头高度关联,我们需要彻底排除任何潜在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风险点。”他提出一个方案:“由中心出面,组织一个包括信息安全专家、材料领域权威学者以及国安背景顾问的小型评估会,与李哲博士进行一次坦诚、深入的闭门谈话。重点评估三点:一是他对‘深蓝探索’资助背景的了解程度;二是他在该实验室期间具体接触的研究内容和数据范围,是否涉及敏感领域;三是他回国后研究计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其规避措施。谈话过程全程记录,评估意见作为最终安全审查的重要依据。”,!孙斌立刻赞同:“好!专业问题由专业团队评估,比我们行政人员简单判断更科学、更服众。张教授,这个评估会就由您主持。”评估会如期举行。面对由张明远领衔的权威专家组,李哲起初有些紧张,但很快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他坦然回答了所有问题,详细说明了在海外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属于基础理论,未涉密),对“深蓝探索”的背景毫不知情,并主动提出了回国后研究数据的隔离存储方案和团队人员背景自查机制。专家组的提问专业而尖锐,但氛围是建设性的探讨而非审问。最终,评估小组给出了一致意见:李哲博士本人无主观恶意,海外经历风险可控。建议在加强其团队内部管理和数据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予以引进,并纳入中心的“重点观察辅导”名单,定期进行合规沟通。困扰理工大学多日的难题,在专业、透明、基于规则的框架下得以化解,既守住了安全,也留住了人才。---“磐石”指挥中心的技术深犁与国安部门的协同侦查,正将“季风”网络在江东的残余根系一点点暴露在强光之下。一条条指向明确的线索被梳理出来:某沿海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在任期间违规为一家“黑曜石资本”参股的离岸公司提供了土地优惠和快速审批,该公司名义上从事环保技术,实则涉嫌为“季风”网络洗钱和转移敏感设备。此人已调任省属国企副总,审查组正对其展开隔离审查。省内一家知名民营高科技企业,其早期一笔关键融资的资金来源,被层层穿透后,最终指向了“深蓝探索”基金会下设的一个子基金。该企业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正在接受国安部门的背景核查,企业所有研发数据和对外合作项目被“磐石”平台严密监控。更令人警惕的是,在梳理徐建国、赵明远等人经手的引才项目档案时,发现一份被刻意压下的内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曾尖锐指出,某位通过“特殊渠道”引进的海外“顶尖专家”,其背景存在重大疑点,建议暂缓引进。但这份报告被赵明远以“影响开放大局”为由驳回。该专家在江东某重点实验室工作两年后,已于半年前“因家庭原因”辞职离境,去向不明。国安部门已将其列为高度关注对象,启动跨国追查。“触角伸得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隐蔽!”秦岚将汇总报告递给王磊,语气凝重,“从土地、资金到人才引进,他们试图在江东的经济命脉和科技前沿都打下楔子。这个离境的‘专家’,恐怕是条大鱼!”王磊仔细翻阅着报告,面容沉静如水。这些发现印证了他的判断,肃清流毒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抽丝剥茧的耐心和精准打击的魄力。“三条线都要抓牢!”王磊放下报告,目光锐利,“对开发区那个副主任,查深查透,揪出其背后的利益链条,这是反腐的典型,要形成震慑!对那家被渗透的企业,在确保其正常经营和核心技术安全的前提下,监控要严,但要讲究策略,避免引发市场恐慌。至于那个离境的专家…”他顿了顿,“这是‘季风’网络在江东学术领域埋下的重要暗桩,全力追查其真实身份、在江东期间的活动轨迹和接触的核心机密,以及其最终去向!这条线,很可能直通埃琳娜网络的核心情报传递渠道!”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东省地图前:“同志们,我们是在打扫一片被严重污染的战场。既要彻底清除看得见的垃圾和地雷,更要发现那些渗透进土壤深层的毒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拆弹!稳、准、狠,一个都不能少。‘磐石’的根基,要在这一次次精准的清除行动中,真正夯实!”指挥中心内,键盘敲击声和指令传达声再次密集响起。一张针对“季风”残余网络及其在江东保护伞、利益关联方的精准清除大网,在王磊的指挥下,正无声而高效地收紧。每一处隐患的排除,都在为江东的未来,增添一分安全的砝码。:()官场褶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