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边境硝烟(第2页)
风很大,卷着沙尘打人脸。李德智从亲兵手里接过一件驼绒大氅,递过去:“公公一路辛苦。西北风沙苦寒,保重身子。”
鱼承恩愣了一下,接过衣服:“将军有心了。”
“小小心意。”李德智笑了笑,“明日辰时,城外誓师。还望监军准时赴约。”
次日清晨,长安西门外。
五千骑兵列阵三里,旌旗蔽日。百姓挤在道边看热闹,孩子骑在父亲肩上挥手。鼓乐声震天响。
主将台上铺着红毡,中央设两座案几。
鱼承恩来得早,径首走向主位坐下。
台下将士一阵骚动。
赵成脸色变了,看向李德智。
李德智不动声色走上台,站在自己案后,朗声道:“今日出征,为护我边民,守我疆土。凡违令者,不论身份,皆按军法处置。”
他说完,转身对鱼承恩一礼:“监军远道而来,辛苦。此处风大,侧位有帷帐遮挡,请移步歇息。”
鱼承恩坐着没动:“陛下命我监军,自然居中议事。”
“军中礼制,主将在前,监军在侧。”李德智声音不变,“若坏了规矩,士卒怎么看?敌人怎么想?”
台下传来低语。
一名亲兵捧着火盆上来。
李德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扔进火里。
“这是昨夜截获的密信。”他大声说,“吐蕃细作联络太平公主旧部,欲里应外合,动摇社稷。如今内贼未尽,外寇遂张。这一战,不止为边疆,也为清除隐患!”
火焰腾起,烧穿了信纸上的印章。
将士们怒吼起来。
“杀敌报国!”
“驱逐外虏!”
鱼承恩终于起身,走到侧位坐下。脸上看不出喜怒。
午时,大军开拔。
李德智骑马走在最前,铠甲映着日光。身后是滚滚烟尘,五千铁骑踏过官道,桥面都在震动。
灵州方向,烽燧接连点燃。
三日后,他们抵达原州。前方斥候回报,吐蕃前锋己退至石门水一带,留下焦土与空寨。
当晚,李德智召集将领议事。
地图铺在桌上,用石块压住西角。他指着一处山谷:“这里地势狭窄,适合伏兵。传令下去,明日派两队轻骑佯攻,引敌深入。”
赵成问:“监军那边怎么说?”
“他己经睡了。”李德智淡淡道,“军令己发,不必再报。”
帐外,一名随军文吏正提笔疾书。
纸上写着:“李守德擅自调兵,未等监军批复。今夜议军事,亦未邀某与会。其志不小,其行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