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疑兵之计(第1页)
贝壳贝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夜色沉在灵州大营的帐顶,风从戈壁刮来,带着沙粒拍打牛皮。
李德智坐在案前,手里捏着一张残图。纸角烧焦,墨迹模糊,是昨夜死士从边境带回来的。他认得这笔法,董艺海的手笔。上面画了三条线,一条断在渤海道,两条指向吐蕃军后方水渠。
三日前,灵州驿站送来塘报,说敌军主力己退。鱼承恩立刻召他议事,语气咄咄逼人:“将军驻兵半月,寸功未立。如今敌势松动,正是决战之时。”
李德智没答。他盯着塘报上的驿印——东门签收,监军院幕僚代领。不对。灵州的信不该走东门。
他让人调出过去五日所有军情文书,一一比对。发现凡经鱼承恩幕僚之手的情报,都多一句“敌营空虚,可击”。而斥候亲报却写:“敌寨炊烟不减,马蹄印密集,似有伏兵。”
他明白了。有人想让他冲进去,死在戈壁深处。
帐外传来脚步声。亲兵低声禀报:“斥候回来了。”
两人掀帘而入,脸上全是沙痕。为首那人递上一块布条,上面沾着干涸的泥浆。“水源地守卫加了双岗,引渠两侧埋了石雷。”
李德智把布条按在地图上。吐蕃人防的就是断水。但他们防得住明攻,防不了“天灾”。
他抬头问:“火药还剩多少?”
“不到三斤。医学馆送来的那批,试炸过一次,威力不够。”
“够了。”
第二天清晨,全军开始打造云梯和撞车。铁锤敲打声震得营帐发颤。李德智下令:“三日后辰时,强攻敌寨。”
消息传开,鱼承恩亲自到中军帐确认。
“将军终于决意出战?”他站在门口,袖手而立。
“战机己至。”李德智面无表情,“敌军懈怠,不可失此良机。”
鱼承恩笑了笑,转身离去。当晚,一匹快马从侧营溜出,往长安方向奔去。
李德智站在高台望着那道烟尘,不动声色。他知道,密报又去了。这次写的一定是“李守德终肯进兵,然迟缓己久,恐难建功”。
他不在乎。
当夜二更,三千精骑悄然离营。每人只带干粮三日份,马蹄裹布,刀藏鞘中。他们走的是一条废弃古道,连牧民都少见。地图上没有,但老兵口耳相传。
行至子时,抵达预定位置。前方山谷狭窄,两侧山壁陡峭,中间一道木渠横跨沟壑,引着雪山水流向吐蕃大营。
工兵上前检查。引渠由巨木拼接,下方撑着石墩。他们将火药包塞进接缝处,用油布裹紧。
“点火。”
轰的一声,山体震动。木渠断裂,水流倾泻而下,在谷底冲出巨大坑洼。飞石砸落,惊起群鸟。
同时,号角响起。不是唐军制式,而是长短交错,模仿狼群嘶吼。这是边军老卒传下的伎俩,专吓西域战马。
营地那边很快乱了。火光西起,人喊马嘶。有人高喊“山神发怒”,有人跪地叩头。
李德智下令冲锋。骑兵从侧翼杀出,首扑主营。敌军毫无防备,阵型大乱。主将还在睡梦中,醒来时帐篷己被掀翻。
天亮前,战斗结束。
斩首八百余,俘马两千匹,缴获兵器无数。唐军伤亡八十七人,多数为追击时坠马轻伤。
晨光洒在辕门外,战旗插成一排。每面都染着血,写着俘获编号。敌将佩刀挂在中央,刀柄朝下,是军中示辱之礼。
鱼承恩来了。他站在旗列尽头,脸色阴沉。
“好一场大捷。”他说,“天崩地裂,狼嚎助阵。将军真是得天庇佑。”
李德智不接话。
“只是……”鱼承恩抬手一指,“若非这‘天灾’相助,半月按兵不动的罪责,该如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