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45章 边境硝烟(第3页)
这是鱼承恩的贴身幕僚,每日记录军中动静,准备五日后快马送回长安。
与此同时,长安太极殿。
李隆基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宫墙上的乌鸦。
高力士低声说:“鱼承恩的首封密报,明日就能到。”
“他说什么?”
“还没送来。但据他身边人透出口风,内容不太平。”
李隆基没回头:“让他继续写。”
高力士顿了顿:“万一李守德真在前线立了功……”
“功越大,越要盯紧。”李隆基转身,“一个能炸药罐的人,不怕火。但他怕什么?怕背后的眼睛闭不上。”
五日后,灵州节度使府。
李德智收到一封密信。是林七从长安寄来的,藏在药材包夹层里。
信上只有一句:“医学馆重建,第三轮药液有效。但金吾卫仍在暗中巡查,慎言。”
他看完,把信纸扔进灯焰。
窗外,北风呼啸。沙粒打在窗纸上,像有人轻轻敲门。
次日黎明,他率军推进至石门水防线。
河谷两侧山势陡峭,枯草伏地。先锋斥候发现敌军踪迹,留下标记旗。
李德智下令扎营,同时派出两支游骑,绕后勘察地形。
傍晚,鱼承恩派人来请他赴宴。
说是庆功酒,实则试探。
李德智去了。席间觥筹交错,鱼承恩笑着问他:“将军以为,此战能胜否?”
“只要朝廷信任,必能取胜。”
“若朝廷不信任呢?”
李德智放下酒杯:“那我就打到朝廷不得不信为止。”
鱼承恩笑了。笑声很轻。
半夜,李德智独自站在营外高岗。
远处边境线上,几处烽火还在燃烧。风从戈壁吹来,带着焦味和血腥气。
他摸了摸腰间的刀柄。
刀柄上有道新划痕,是昨日试刀时留下的。
身后营地灯火通明,监军帐中仍有烛光晃动。
他转身走回主营。
桌上的地图被风吹起一角。他用铜壶压住。
壶底刻着数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