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山雨欲来(第1页)
玄武门的铜环被风撞了一下,声音很轻。
李德智站在军营值房内,手里捏着一份夜间岗哨轮换记录。纸页右下角有个墨点,是昨日学徒送信时手抖沾上的。他盯着那墨点,又看了眼案上沙盘——皇城西侧巡更路线空了一段,从西角楼到玄武门偏殿,整整半刻钟无人接替。
这不是漏报。是故意留的空档。
他把记录放下,叫来亲信校尉陈七。声音压得很低。
“你带两队人,换便服进坊市,查最近三日有没有生面孔在酒肆、马厩、药铺打探消息。”
陈七点头。
“另外,调赵成部屯东隅,不动旗,不列阵,夜里喂马加草料。”
“是。”
话刚落,门外脚步声急促。一名斥候递上密报。
“凉州线人回讯,太平公主府死士己入京,共十二人,分藏五处民宅,目标未明。”
李德智没说话。把密报看完,塞进袖中。转身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宫城北墙。
他知道这些人不是来闹事的。是来杀人、换命、改天的。
他只问了一句:
“王德用的地窖填了吗?”
“昨夜就封了,上面铺了新土。”
“好。让他们再踩实些。”
---
董艺海坐在中书省值房,笔尖在纸上滑动。
今日整理的是前日六道急递文书。边报、粮单、兵员调度,全都盖了“内廷特发”印鉴,绕过了中书签押流程。这种事以前也有,但不会集中出现在同一天。
他翻到最后一页,停住。
这份调令要求羽林左卫移防南苑,理由是“防秋汛冲塌堤坝”。可现在是七月末,离秋汛还有二十多天。更奇怪的是,签发时辰在子时三刻,正是皇帝通常歇息的时候。
他不动声色,将文书内容默记下来。然后提笔批注:“存档乙字库”,顺手把副本折小,塞进袖袋夹层。
旁边小吏低头抄录,不敢抬头。
他又唤来心腹书吏胡安。
“接下来三天,所有带‘急递’红印的文书,先送我这里过一眼,再转递各司。”
“若有人问起?”
“就说中书为防伪令,统一验印。”
胡安应下,退出去时脚步很轻。
董艺海重新铺纸磨墨。写的是明日早朝要用的诏书草稿,语气平稳,字迹工整。可他在第三行“天下承平”西字下,悄悄划了一道短线。没人看得出,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他给自己的暗号——风要来了。
他抬头看窗外。天色灰蒙,云层压得很低。一只鸽子飞过屋脊,落在对面檐角,抖了抖翅膀,又飞走了。
---
刘秋宁坐在首庐灯下,面前摊着一本《千金方》。
他己经翻了半个时辰,一页都没看完。
高力士赐的锦褥铺在床榻上,参汤碗搁在桌角,早己凉透。两名内侍轮流守在外间,脚步来回,却不进来打扰。他知道这是监视,也是警告。
他合上书,起身走到炉膛前。蹲下,伸手探进夹层。那张写着“陈六”和药材账目的纸条还在。他拿出来,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然后塞进嘴里,慢慢嚼碎,咽了下去。
毒物不能吃,线索可以。
他又打开药箱,在最底层摸出一个小瓷瓶。里面是剩下的乌头粉,不多,够一次用量。他倒出一半,放进另一个空瓶,贴上“甘草末”标签。剩下的那一半,他走到窗边的盆栽前,掀开表土,埋了进去。
花是昨日才搬来的,一株忍冬藤。据说能清热解毒。没人会想到它底下藏着杀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