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5章 公主夜宴(第1页)
夜风刮过坊门,马车轮子碾着青石响。
董艺海坐在车厢里,手指袖中曲谱。
纸角有些发潮,是刚才掌心出汗浸的。
他刚从宫城出来,没回中书省值房。
太平公主的请帖下午送到了。
红底金字,烫的是“雅集”二字。
他知道这不是赏花听琴的局。
车停在公主府外。
门前两排灯笼,照得台阶如雪。
守门的仆役看了名刺,不急不忙,搁在案上。
又端茶喝了一口,才慢悠悠说:“请稍候。”
董艺海站着没动。
衣领扣得严实,腰带束紧。
他把名刺往前推了半寸,声音不高:“奉公主雅召,特携新谱《霓裳》残调而来。”
那仆役抬眼看了他一眼,终于起身通报。
过了三盏茶工夫,里面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绿袍的小吏跑出来:“董侍郎,请。”
正厅灯火通明。
十二根巨烛燃着,映得梁柱上的金漆发亮。
席间己有七八人,皆是朝中旧臣。
窦怀贞坐在主位侧边,胡子一翘一翘地说话。
没人起身迎接。
只有两个乐师低头调弦,琴音断了一拍。
董艺海稳步上前,行礼。
“下官董延,参见诸位大人。”
窦怀贞笑了一声:“哟,中书省的新贵来了。”
旁边一人接话:“听说最近常往宫里递折子,好不风光。”
董艺海只当没听见。
他走到自己席位,放下袖中文卷。
动作很轻,但所有人都看见了那页纸上写的“霓裳羽衣曲·第三叠”。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助兴。
“今夜良辰,不如赋诗?”
话是对董艺海说的。
他举杯,抿了一口。
“诗才浅薄,不敢献丑。”
顿了顿,“倒是新编了一段昆腔,若公主不弃,愿当场试奏。”
满座微怔。
昆曲在长安还不流行。
尤其是这种南地软腔,士大夫多视为靡音。
太平公主这时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