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妈妈手掌股份有限公司(第2页)
⊙喜欢将玩具、图书全倒在地上。你弯腰驼背收好一篓积木、一盒拼图、一抽屉结构方块、一箱齿轮组合玩具、一小盒跳皮方块、一桶球……他冲过来,哇哇叫,将所有玩具全倒在地上。你气得脸都绿了,指着他很不客气地说:“好好好!再帮你收玩具,我就叫你爸爸!”晚上睡觉前,你还不是乖乖地又收一遍。
⊙霸道、独裁。完全不肯等,要你立刻为他做事。即使你说了一百遍“等一下”,他还是用吵用闹用尖叫要你马上办。
⊙喜欢玩水。才一眨眼,他已溜进浴室,擒莲蓬头如关公耍青龙偃月刀,什么都湿了,包括毛巾、卫生纸及站在门口的你。
⊙出了门就不想回家。带他出门散步、购物或运动,一到回家时刻即当场耍赖,若不赶时间也就罢了,偏偏心里急,这小子又屡劝不从,只好来硬的,如水族馆工人扛一尾手舞足蹈、大吵大闹的鳗鱼。
当我操作电脑而你在一旁闹时,我便以这个假滑鼠骗你,你眼盯屏幕,手按滑鼠,发觉是个骗局,竟伸手来扯真鼠。不到两岁,电脑便沦陷了,成为你玩光碟片的玩具。而你操作滑鼠的纯熟度,竟胜于当年吸我母乳!
⊙喜欢玩特技表演。从窗台、桌子往下跳,搬椅子垫脚要拿刀、抱热水瓶,欲钻入洗衣机、烘衣机内槽(别忘了,有两个小孩就是这么闷死的)。
⊙喜欢玩垃圾桶、电线插头。这一项亦不必细数,反正就是掏呀翻呀抓啊!拉呀扯呀拖呀!
⊙不好好吃饭。面前一碗拌了菜的饭,他还不大会说话就老气横秋:“胡萝卜不要!”你笑着说:“不吃胡萝卜,以后交不到女朋友哟!”他又有意见了:“冬瓜不要!”你脸上的天气不太好,说:“不吃冬瓜会变傻瓜,你要变傻瓜吗?”他持匙翻察那碗饭,你来火了:“你监察委员啊?抓弊案啊?”他开始反击,将饭菜吃得到处都是,厉害时还饭翻、汤洒、碗破,往下一系列欲哭无泪的收拾工夫不必细表,单说帮他换衣时发现连小鸟鸟都粘了饭粒就知道灾情有多严重。
其余如上床吵、下床闹,破坏家具、玩具,人来疯,故意唱反调等,早已稀松平常,不足挂齿。反正,妈妈新兵经过操练之后已服膺这条铁律:天亮一睁眼,若小捣蛋没表演特技,没给个节目瞧瞧,二话不说,带他上医院,他一定病了。
再怎么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心力交瘁、声泪俱下地数算小捣蛋的“特异功能”,做妈妈的只是抒发皮肉之累而已。她们绝不愿自己的孩子生病(想想恐怖的日本脑炎、肠病毒、肺炎……)。若病了,心中自责的深度与痛苦,又岂是万箭钻心能形容的。
小家伙的皮法不输于同龄小孩。一岁半左右,当他做危险动作或玩不该玩之物时,我在告诫之后会说:“做错事,你自己打手!”他立即以右手打左手手背一下,等于是自我惩罚。这一招随着成长渐失效用,他的打法简直是敷衍了事,可见人的本性是律己以宽、待人以严,我的“手掌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正式开幕。实而言之,效果不彰,因为大人乃小孩之镜,你打他,他也学着打你,母子俩以暴易暴没啥意思。我改用说的,好说歹说大声说小声说,说不通时则气鼓鼓地又说:“我生气了,现在开始不跟你讲话!”这一招也没用,他像个报马仔大喊:“妈妈生气了!妈妈生气咧!”完全事不关己。随后,我又研发“影武者”对策,利用他渴望同伴的心理,制造同侪压力。舅舅及阿姨家的阿诺、简熙表哥及妹妹,平日虽难得见面,却常常挂在他嘴边,仿佛已同在屋檐下,稍减寂寞。而“艾洛伊舞台秀”及“PB熊的庆生会”是他最喜欢玩的光碟,因此艾洛伊与PB熊也顺理成章成为影武者。当他捣蛋或耍赖、胡闹时,我只好端出一群模范生:“阿诺会玩瓦斯炉吗?不刷牙,妹妹会笑!你去问艾洛伊,出门时穿爸爸的鞋鞋对吗?人家PB熊都会自己收玩具,你两岁了还不会收!简熙哥哥理头发都乖乖的,你也乖乖的好不好?……”这一招还算管用,尤其,他对十个月大的小表妹特别有好感,只要提“妹妹”名号,倒也能自我克制一下。后来,我又摸索出一招姑且名之“跳离法”,当两人“僵”在一件事上——我要他回家,他偏不回家;要他洗澡,他偏不洗时,不妨暂时跳离是与否的选项,进入下一题选择。“回家后,你要吃果冻还是养乐多?”我问。“阿纳多要(养乐多,要)!”他说,忘记上一秒钟还僵着不回家。既然选了养乐多,接着的对话自然是:“妈妈把养乐多放哪儿呀?”“冰箱!”他说,小手已牵着我的大手往家的方向走。不洗屁屁时,亦如法炮制:“你要带A还是B去洗屁屁?”他从磁盘上选了字母A,既然有了“洗伴”,自是一路上二楼盥洗室。这么合作,当然得美言几句:“你最乖了对不对?”他手上还拿着A,也自己赞美自己:“姚远哥哥洗屁屁棒棒!”我只好附和:“是啊!A会告诉B,B会告诉C,C会告诉D,说姚远哥哥最乖了!”
(洗个屁股也得动用“一传十、十传百”之醒世箴言,可见老母难为,不仅需文武双全,还得口才、骗术一流!)
两岁小孩绝对是有能力使父母的病历表加长的小贼秃(指男孩,女孩较乖巧)。肠胃不适、手关节韧带发炎、肌腱炎、血压升高、胸口闷、失眠是较通俗的症头,因太普遍了,所以别的妈妈们不会同情你。事实上,当你喳呼喳呼地细述自己的某一根指头似乎不太对劲后,看到另一个妈妈沉默地拨下衣服露出贴满辣椒膏、麝香虎骨膏的两坨肩膀时,你除了闭嘴大约也只能颤抖地问:“你你你确确定……你生生生的是……人?”当然是人,只不过具备老虎的精力罢了!
作乱之余,两岁的小脑子也懂得呼风唤雨。有时,小家伙会故意逗我玩,跑到我面前叫:“姚妈妈!”我故作惊讶:“什么?你叫我什么?”他一溜烟跑开,笑得连放两个响屁,又叫:“姚妈妈!嘻嘻嘻!”若问他:“那爸爸叫什么?”“姚爸爸!”他说。“那你呢?”“姚宝宝!”开心得好像发现新大陆。他自己发明的这种逗乐法也用在名字上,当我问他:“这位先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姚——远!”他说。“爸爸叫什么名字?”“庆(他只会说一个字)!”“妈妈叫什么名字?”“简——媜!”他说。“嗯!很好!”我说。接着,他立刻改口:“剪——刀!”说完,嘻嘻哈哈跑开,一面自己讲:“蹄——髈!”他知道我要捏他大腿前会说:“小心你的蹄髈!”
当他想表达热情时,那种亲密是凡人无法抵挡的。他会突然赖在我身上,说:“掩映拿掉(眼镜拿掉)!”“做什么?”我故意问。他已搂紧我的脖子,说:“亲!”随即自动献吻,张开嘴巴在我脸上涂抹。“哇!这是哪一国土著的亲法?都是口水?”《感官之旅》提及新几内亚某部落中,人们互道再见的方式是把手伸入对方的腋窝,抽回之后再抚摩于自己身上,借此沾染朋友的气味。小小孩喜欢在亲爱的人脸上涂口水,或许两者皆是返璞归真的表现吧!
夜深人静,如果还有一丝力气可供思维驰骋,应能领悟,人类文明的确是从反叛、探险起家的。七百多万年前,老祖先们若不反叛四肢爬行律则改以直立行走,岂有今日世界?小小孩所展现的惊人活力与大无畏冒险精神,或许正是一种密码——唯有携带这密码的基因能在地球上存续。他们极尽所能地破坏大人的生活秩序,并非只为了挑衅,而是老祖先古灵魂正在启动他们的密码,测试本能、灌注潜力,让这小小的身躯将来有能力肩头一顿,扛起半个世界。
而一个妈妈必须具备气吞山河的胸襟,站在一旁,见证小小孩成长。
如是,系铃与解铃仍需妈妈,“手掌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早早关门大吉才好。天一亮,当倭寇(他不及一百厘米高)转动贼溜溜的眼睛,伸展灵活的手脚,半个钟头内,在你叮咛、请托、告诫不下三十次的情况下,仍然摔碎两颗西瓜时,你一定得用超强的意志力告诉自己:“暂停!冷静!别生气!”你只要想象某家医院手术室前,身上沾染血迹的医生面无表情地向一个妈妈宣告她的孩子已急救无效的画面,你就会在一秒间转换视角、扩张胸襟,重新看待这件事。你会万分庆幸,只是摔破两颗西瓜而已。
剩下的事很简单,除了喊小土匪过来申诫一番之外,就是取抹布收拾残局。
西瓜是甜的,你最好搜出成熟人都有的幽默感,说:“唔!这一大块还挺好的,等爸爸下班回来,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