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朱元璋手起刀落 咱听马天(第3页)
更有诗人在月下提笔写道:“一纸家书越千年,万里孤魂归故园。莫道边关无故事,春风年年度玉门。”
闻心听着这些话,身体愈发透明。
就在他即将彻底消失之际,一道身影疾驰而入??是念汐,手持银剑,发丝凌乱,眼中布满血丝。
“闻心!”她嘶喊,“坚持住!阿宁找到了‘反溯之法’,只要你还留有一丝痕迹,我们就能把你拉回来!”
闻心看着她,温柔一笑:“不必了。我不是死了,我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你看??”
他抬手指向穹顶。
那里,原本漆黑的岩壁竟浮现出万千星辰般的光点,每一颗都在轻轻跳动,如同呼吸。仔细看去,那些光点竟是无数微小的纸灯,每一盏下都挂着一个名字。
“这些都是曾被遗忘的人。”他说,“现在,他们有了归处。而我,将成为守护这片星空的风。”
念汐跪倒在地,泪水滚落:“可你答应过要听我弹琴的……你说过,我的剑舞配你的歌谣最好听了……”
闻心伸出手,虚抚她的脸颊。虽已无法触碰,可那一瞬,念汐分明感到一阵温热拂面。
“我会一直在。”他说,“每当有人提起那段不该被忘记的故事,每当有风吹起纸灯,那就是我在回应。”
他的身形终于完全化作光尘,融入穹顶星河。
刹那间,整座弃忆窟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石坛,八角形制,与心阙玉台遥相呼应。坛中央竖立一碑,通体洁白,碑文仅有八字:
>**信至此,魂归乡。**
数日后,慧贞率众人将此地命名为“归信坛”,并立约:每年秋分,边民须在此点燃千盏纸灯,诵读一封遗落家书,以告慰亡灵。
多年以后,这里成了北方最著名的圣地。传说每逢月圆之夜,总能听见一阵渔谣随风飘荡,调子不成章法,却令人潸然泪下。若有孩童好奇追问,老人便会指着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说:
“那是闻心。他没走,他在替所有人记住。”
时光荏苒,又逢春日。
守灯堂桃林如海,芬芳十里。阿宁坐在井边,手中拿着一支新削的竹笛。
远处,几个孩子追逐嬉戏,嘴里哼着那首传遍天下的童谣:
>“哥哥莫愁前路远,
>天下谁人不忆君?
>一灯照破千年暗,
>万魂归来共黄昏。”
阿宁听着,嘴角微扬。
他将竹笛凑近唇边,轻轻吹响第一个音符。
霎时间,井中水波荡漾,一圈圈涟漪扩散开来,映出无数画面:北疆桃树结果,江南纸灯升空,西域商队在驿站歇脚时讲述东方奇谈,甚至连深宫中的小皇子也在背诵《万民录》选段……
忽然,一道萤火自北方飞来,绕井三周,悄然落入阿宁掌心。
萤火熄灭,留下一枚极小的纸片,上面写着一行稚嫩笔迹:
>“爷爷,我考上秀才了。娘说,你要是在,一定会高兴的。”
阿宁凝视良久,终于轻声说道:“听见了。我替你念汐姑姑,点了盏灯。”
他将纸片放入井中,任其顺水流去。
春风拂面,桃花纷飞。
远处山岗上,一座新亭正在修建,匾额尚未悬挂。工匠们说,等完工那天,要请阿宁亲自题字。
据说,那亭子的名字已经定了。
叫“闻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