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第12页)
既然如此,留在金城自然得做出点事情来,搞个长期规划倒也再理所当然不过。
“做长期规划的话,那得从长远来,要不咱们下次会上再讨论?”
这事跟欧阳兰关系不大,他组织部顶多就是个辅助角色,帮着各部门进行人员的调动引进。
只有各部门规划好了,他这才能搞出一个方案来。
“那行,下周例会上咱们再讨论。”长缨特意强调,“改革了开放了,咱们在跟世界接轨,眼界也放开阔点,不妨格局大一些。”
话说的明白,不要小家子气。
放卫星不可取,但也不能墨守成规。
会议结束后,会议室里还有些热闹。
周昌平瞧着这边说话的人,连忙出去找长缨说事,主要是那个认亲的老太太的事情,“她不是来找您的,找的是赵春生。”
长缨皱眉,“赵春生?他不是执行死刑了吗?”
省里直接驳斥了他的上诉,死刑。
早在五月底的时候就枪毙了。
那边也是怕夜长梦多。
长缨倒也顾不上这些,没有尚方宝剑她斩不了人,如今也只能先做自己的工作。
“是,不过她是年前就出来寻人了,不认路又是半个聋子,这不找了半年才找过来。”
周昌平觉得这都什么事呀,认亲都能认错。
“那也不对呀,这老太太多大年纪,怎么还能是赵春生的亲戚?”
像她这般不到三十岁的市一级领导算稀奇的。
她记得赵春生是三十六岁,要不是他那烈士父母也不见得能升得这么快。
“那老太太小时候被父母卖给戏班子了,后来打仗跑回找机会回了老家,老家被扫荡了什么都没有,只听说她家兄弟出去干革命。她本来是想去找人的,结果被老家的亲戚又卖了结了婚。”
赵家那位老太太也是个可怜人。
男人对她一直不好,非骂既打,好不容易等着男人死了,儿子又是个不孝顺的。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自己干革命的哥哥有个出息的儿子,就千里迢迢的来金城寻亲。
一路乞讨过来的,她早些年被男人打得一个耳朵听不见,也不知道这一路上遇到多少磨难呢。
原本还觉得来到金城好歹有点奔头,谁知道那出息儿子本身是个没本事的,头段时间刚被枪毙。
“那老太太知道这事情原委吗?”
“跟她说了。”这种事情肯定要说清楚嘛,不然回头万一被有心人利用怎么办?
只是如何安置这位小老太太是个问题。
你说把人原地送回去,那不是让人没活路吗?
可留下这小老太太怎么安置?
她五十出头的人,让她干重活也不是那法子呀。
人还在招待所住着,周昌平觉得头疼。
“还是给她找个活干吧。”长缨想了想,“你跟她说清楚,要么给她买了车票她回去,要么就留在这里干活。”
至于什么工作,“她会什么?”
周昌平想了想,“在戏班子里学唱戏,好像也会做饭。”
“那简单,去市里的文工团。”
这话没把周昌平给吓死,“你可别开玩笑。”
就没见过文工团招这种老太太,哪家不是找年轻人,还得长得好看的那种。
一群年轻姑娘小伙里面来了个老太太,算啥回事。
长缨瞥了一眼,“认真的,文工团干嘛一定要年轻好看的,你回头问问她还会不会唱戏,会的话就教文工团的唱戏,不会的话看认不认字,认字的话帮着整理一下咱们金城市的戏曲民俗资料什么的。”
反正就是给一个能让她发挥所长的工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