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小心点总归是好的,咱们这距离远举报也举报不过去,可当地呢?”

赵春霞撺掇着钟婶回信,“你提醒她几句又不耽误事。”

钟婶应了下来,提笔回信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总觉得赵春霞的担心是多余的,实际上这担心还真不多余。

长缨遇到了新的麻烦——

不患寡而患不均,公社里其他村的人有些眼馋了。

往前数十年出个头,村里可是吃过大锅饭的。

后来证明大锅饭不行,这才取消了集体食堂,回家做自己的去。

双抢结束后没少来大湾村这边打听。

“你说他那话什么意思,咱们不帮忙,他就搞破坏,这什么思想呀?有本事他举报去,我还怕他不成?”

村长气不打一处来。

整个洪山公社哪个村没有知青?

有本事找你们村的知青去想辙呀,眼馋我们算什么回事?

长缨安抚村长,“大家都穷怕了嘛,想过好日子的心情可以理解。”

“我不是不知道,可是这传出去多丢人呀。”

村长也不怕说出去笑话,他压根没把长缨当外人。

可其他知青那里,他可不敢说这话。

“你说这人咋这样呢。”

长缨喝了口茶,本地的茶叶,自家炒的有些发苦,不过用来提神倒是再好不过。

“我想想办法,村长你也别跟人着急,别让人狗急跳墙。”

大张旗鼓的办事业的确有利有弊,至于这弊端,其实可大可小。

中央的政策传达到地方,信息逐步失真牛鞭效应使然,小事都变成了天大的事。

长缨一直都有听广播看报纸的习惯,对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领会还算到位,她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干倒也不是全靠一股子蛮劲儿。

“等回头再有人来找,村长您就让他来找我,我跟他直接谈。”

村长稍有些迟疑,“这样成吗?”

“怕我得罪人呀?”长缨笑了起来,“怕什么,我上面有人,你看我爸来看我,咱县里的乔主任都要亲自作陪呢。”

“这话可别胡说。”村长连忙压低了声音,“更不能跟外人说。”

之前他也觉得革命老区乡邻朴素,经过这么一次,村长也长了心眼。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指不定谁看不惯搞破坏呢。

少说少错。

长缨笑了起来,“我也不会跟外人说嘛,就跟您说两句。”

这份信任让村长?慨万千,“长缨,你是个干大事的人,将来肯定会很有出息的。”

出息这东西见仁见智,长缨觉得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那就成,至于当多大的官她暂时还不予考虑,该来的总会来。

在此之前,努力就完事了。

六月底的时候,长缨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东西。

只不过看邮戳,显然这是傅爷爷寄来的,想要薛红梅认错,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好在长缨从没对那两口子抱有期待,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

傅爷爷重点回复了长缨之前的求助,他已经给联系人去找棉种什么的,只不过还得需要点时间。

到底是老同志心系老区呀,思想觉悟不知道比傅国胜两口子高多少。

长缨嘟囔了一句,收好了傅爷爷寄来的信和营养品,她去公社那边开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