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第16页)
正想着这到底什么个情况,又听到领导温温柔柔的声音,“阿秋,你们这里能做刺绣的人多吗?”
“多的,除了我们打猎的男人不会做以外,大家都会。”
长缨听到这话忍不住打趣徐立川,“看来徐秘书倒是棋逢对手了。”
徐立川有些不好意思,“我可不会苏绣。”
他就是纸上谈兵,针法能认得出来,让自己来刺绣,他可做不到。
“主任您的意思是想要发动高山寨的人,多弄点绣品搞出口。”
多年配合的人默契十足,长缨倒是没隐瞒自己的想法,“是啊,咱们市里头的财政也不见得多宽绰,整个平川地区不知道多少高山寨这样的村子还没通电呢,也得让村子寨子自己有点钱才是。”
市里县里可以做,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想要通电村子里也得出些力。
不然到时候养出一群吸血虫可不好。
长缨和邹光明约法三章,补充另一条约定,“咱们提供发电机组至于电线得让村子里弄,这么一来,咱们还得再想着法子让村子里有营收,这样他们才能买得起电线。”
邹光明绕过这个弯来,说白了就是要村子里有挣钱的门路。
谁不想挣钱呢,可是这门路却不见得这么好找。
这是个大难题,但是再难也得解决。
不然当什么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可不就是为人民解决问题的嘛。
“长缨主任您的意思是发展高山寨的刺绣?”
“是有这个意思,这样好了。阿秋,你先把寨子里能拿出的绣品都找出来,我让人送到广州那边去,看看能卖出什么价钱。”
长缨对绣品卖出高价还是很有信心的。
谁让外国人就好这一口呢。
只不过有钱人也往往要求多,还得看他们对绣品,比如说整块绣布有什么要求。
做得尽善尽美了,卖出去的价钱才能更高一些不是?
邹光明闻言眼前一亮,“长缨主任,要不我再去看看其他村子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咱们一起带到广州去?”
这个邹光明,净逮着她这个小绵羊薅羊毛了。
“这个你先慢慢收拾,今年春季的广交会已经结束,等九月份秋季的那一次也不迟。我先让人看看这些绣品再说。”
邹光明觉得这样也成,归根结底自己目的达到了,而且时间也更宽绰一些,“行嘞,那就听您的,我回头仔细的去研究这个。”
阿秋这次依旧听得一知半解,还是徐立川解释了好半天,他这才明白,“那我们的盐和油怎么办?”
“你这个小同志咋还记挂这些,知不知道什么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邹光明觉得这话说的好像不太对劲,似乎把市领导反派化了。
长缨觉得这位郁南县的一把手挺好玩一人,活泼严肃。
“回头我给你一些票,你拿着这些票去跟人兑换就成。”
她也不白拿人东西,钱是不能给的,不过一些用不着的票子倒是可以给。
作为市里的一把手,长缨现在的工资待遇又提升了一大截,现在一个月差不多三百块,每月给的各种票也多得是。她又是调任过来的,这边还有一些补偿性的票券。
很多她都用不着,给阿秋便是。
阿秋这些放下心来,“糖我们有,好多呢。”
好吃的,他们每天都能吃到,不缺这个。
“你们有糖?”
阿秋点头,“我们种了糖。”
这糖还能种?是邹光明不知道的知识。
长缨听到这话意识到什么,“能带我去看看吗?”
阿秋连连点头,“走。”
所谓的种糖其实是种的甘蔗。
虽然不怎么跟城里通信,但是高山寨祖祖辈辈摸索出来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吃上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