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7页)
便是大湾村这边也有几个知青要回去。
最开始是十二人,曹盼军郭春燕走后春节后又走了一个,这次又要走两个。
一个去当兵,另一个则是回家接他爸妈的班。
“老高说回头要送行,长缨你要不要也过来?”
“行啊,一起插过队也是缘分,送行是应该的嘛。”
话是这么说的,只是赶上那天县里头来视察,长缨陪着乔主任满公社的跑,等着回到大湾村天都黑透了,知青宿舍那边高建设正在收拾。
其他几个知青喝多了,这会儿正在屋里头呼呼大睡,床铺空了几个,显然人已经走了。
长缨看着正在收拾的高建设,“你家里没给你找门路?”
“指望不上。”高建设早就接受了这一事实,他家不会给他半分助力,想要回城除非哪天知青都能回去,又或者自己被推荐去大学。
可洪山公社那么多知青,出类拔萃的多得是,压根轮不到自己。
“长缨,你打算扎根在这里,呆一辈子吗?”
“没有啊。”长缨拿起扫帚帮忙,“哪可能呆一辈子,过两年公社这边都步入正轨,我也该去忙我的了。”
“去上大学?”
高建设坚信,如果沂县只有一个读大学的名额,那应该属于傅长缨。
然而他再坚定有什么用?这件事又不是他说了算。
“说不定我回头还能再往上走一步呢。”
再走一步……
高建设扭头看了过来,“你真打算走仕途呀?”
可要是走仕途,就更需要学历,不去读大学行吗?
长缨笑了笑,走仕途也不是不行,她暂且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
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这更重要。
送走乔主任第二天,洪山公社召开了一个村干部会议,做今年夏收双抢的动员工作。
崔庄的村支书发言道:“我瞧着今年庄稼能丰收,咱们可以跟粮站的说下,到时候多交点公粮。”
牛书记听到这话没有立即接话,反倒是看向了旁边,“老徐、长缨你们之前不还用了粮所弄来的高产种子吗?怎么样?”
到底是问到这事了,村长看了眼长缨这才开口,“还凑合吧,主要是村里头今年人手不太够用,照顾地里有些不够,上交给国家征购的粮食应该能跟去年持平,保证不拖后腿。”
到底是面对公社的书记,说谎话多少有些心虚。
可是长缨说了,不能说实话。
村长心里头略有些忐忑,等着牛书记的指示。
“抓生产抓发展也不能落下地里的生产,长缨你往后得注意下。”
长缨连忙答应,“我知道了牛书记,回头我做检讨。”
这一句让与会的村干部有些懵了——
谁不知道傅长缨一贯是牛书记的心头好,宝贝的不得了,怎么也得做检讨了?
这是咋了。
洪山公社要变天了吗?
徐长富也担心的很,走出这边大院就拉着长缨到一旁小声念叨,“你这是咋想的?”
“我做个检讨,咱们不用多交粮食,这多划算的买卖呀。”
村长听得直皱眉头,“长缨,交给国家粮食那是光荣的事情,咱们不能逃避责任。”
从徐长富这里听到这话长缨一点都不奇怪。
这个革命老区的村干部有着极为朴素的思想,多打粮交给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和她爹傅国胜那精致的利己主义完全不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