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10页)
这件事算是翻页了,如今也该着手其他工作才是。
“那你就辛苦下,要是那边有什么需要尽可能的满足,我最近要下乡去,可能没太多时间去农机厂和夜校那边。”
“现在?”
“嗯,农研所那边来了电话,他们派过来一个研究员过来帮咱们搞种植,今天下午应该就能到。”
“那这是好事啊,不过一个研究员是不是有点少?”
长缨听了这话想打人,“有就不错了,先把这个留下,咱们栽得梧桐树自然能引得凤凰来。”
虽说论种?,沂县的老乡们也都是一把好手,但翻来覆去又能增加几斤产量呢,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种子、肥料和农药协同作业。
农研所的研究员,带不来农药,但种子方面应该会有不小的提升。
只不过让长缨意外的是,过来的研究员颇是年轻,看模样比她大不了几岁。
“你好长缨同志是吧?我是魏东来。”
魏?
长缨下意识?问了句,“魏建峰是……”
“那是我小叔。”魏东来笑了起来,“他头段时间在你们这调研是吧?本来我就想跟着一块过来呢,他不让。”
原来是一家人,不过魏建峰能让自家侄子过来,这多少代表一种态度。
长缨笑了起来,“这不现在也是过来了嘛,欢迎你来援助我们沂县的粮食种植工作。”
魏东来看着那伸过来的手,他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握住。
短短的接触而已,魏东来恍惚觉得,这双手有点粗糙,不像是家里小妹的手细细嫩。嫩的,倒有点像是农研所的研究员,整天跟土?打交道,手心染上了土黄色,添了些老茧。
“应该的,我也想做一些尝试嘛。”
魏东来一个人过来的不假,但是带来了许多东西。
他个人行李不算多,倒是带来了一袋又一袋的种子,亏得没有换乘,不然他得麻烦死。
麻袋上都有不同的小标签,长缨看到后询问道:“这些粮种还有不同吗?”
“对,有一些区别,长缨同志你方便给我一块?不?我想在咱们这边先试试看。”
气候因素也会影响到粮种。
魏东来不敢贸然行事,觉得还是得给他一两年的时间先做尝试。
长缨笑了起来,“当然。”
粮种分了两批来做实验,一批是在莲花公社,那边是沂县?区难得的平坦?,今年夏收时使用拖拉机和收割机,大大解放了社员们的双手,夏粮抢收工作提前圆满完成。
另一批种子则是在双河公社的何家洼村进行试种工作。
公社书记何玉良成了魏东来的嫡传弟子,带着几个村里的知青小心?伺候这些蔬菜秧苗。
“农研所最近想着搞蔬菜大棚,这样一来咱们冬天就不用光吃萝卜白菜和土豆了。”
长缨这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在乡下,主要是帮着魏东来尽快适应在乡下的生活,顺带着偷师回去学点东西。
听魏东来提到蔬菜大棚长缨笑了下,“想要搞蔬菜大棚的话最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得有足够的塑料薄膜,倒是用来做支撑的材料要求没那么高,有条件用钢材没条件用木头竹条都行,实在不行还能挑土墙。”
这些都不算什么麻烦事,唯一麻烦的就是塑料薄膜。
国内倒是有这类生产厂家,不过现在统销统购,这些塑料薄膜的去向都是固定的,想要弄来可不容易,得上级批条子,层层审核,麻烦着呢。
“而且我们这边搞蔬菜大棚也不合算,一来交通不算多好,这些蔬菜运出去说不定还没到目的?呢就坏了,二来本?消费也支撑不起来。不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村里可以小规模搞一下,改善冬日生活是一方面,主要还能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魏东来想说的话都被长缨说完了,他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好一会儿这才说道:“难怪我小叔这次同意让我来这里了呢。”
革命老区很穷,他父母早逝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说是老一辈的革命工作者,却也不想让他太辛苦。
所以早前自己想要来沂县被小叔拒绝了。
这次过来,倒是小叔主动提议的,还说服了爷爷奶奶他们。
魏东来想着,可能和眼前这人有些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