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60(第42页)
国内又不是没干过这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之际的黄金大抄底,那可是不能再经典的操作。
当时为国家赚取了多少的外汇啊。
十多年前尚且可以,现在为什么不能?
然而作为财政部的一把手,王部长十分慎重,“这件事我得再考虑考虑。”
真要是牵扯到大笔资金海外投资,那也得上面开会通过。
这不是他的私产,哪能他说同意就决定呢。
陶副部长着急也没办法,又是说起了贺兰山的一些操作。
金融司的蔡司长那叫一个目瞪口呆,“他不是搞那个什么存储器的吗?”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贺兰山75年回国至今,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半导体产业工作,怎么时候还成了金融界的人才。
这行业跨度有点大吧。
陶副部长有些骄傲,“这人读大学时念得机械,还修了法律,之所以在无线电厂工作,那是因为当初没回国前经常玩计算机。”
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才在半导体行业工作。
“非要说他的老本行,那还得是搞机械。”
不过贺兰山的老本行已经被遗弃多年,现在的贺兰山是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
偶尔也露一手,展现自己在别的行业的才华。
蔡司长瞧着那一脸嘚瑟的人,“你得意个什么劲儿?”
这又不是你有本事。
陶副部长瞪了一眼,“你不懂。”
他觉得看到了希望。
财政部的终极使命就是把钱财打理好。
如果能够通过海外投资,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那不是很好吗?
贺兰山让他又看到了希望,那是黄金大抄底后十余年来的头一遭。
人生啊,又有几个十几年呢?
只不过这件事汇报上去,得到回应还需要些时间。
这段时间陶副部长倒也没闲着,盘点能够进行海外投资的资金额度,以及计算他们所预期的收益以及能承受的损失。
为此没少做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到了电子工业部。
南雁接到了好些个来自财政部的电话。
多到让林辰十分奇怪,“资金不是已经到位了吗?”
财政部怎么还罗里吧嗦的,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资金是到位了,但谁都不嫌钱多。
这不是想法子搞钱嘛。
这些天和财政部那边联系的多,倒是让南雁想起了一件事。
本世纪结束前的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索罗斯那可真是所向披靡,赚的盆满钵满。
直到最后中央出手救港,这才让索罗斯铩羽而归。
关于在那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到底赚了多少,众说纷纭。
南雁这个金融学沫更是说不清,但有件事她很确定。
索罗斯可以在各国金融市场赚钱,他们也行啊。
作为A股的韭菜,南雁也知道社保基金这个词汇,除了在A股收割任劳任怨的股民们,社保基金也有在海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