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013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也不知道,是哪个领导点的将,把自己给安排了。

离开首都,南雁回到沧城后,季长青已经在火车站等着了。

瞧着神容略有些憔悴的人,他把报纸递过去,“这也算是好消息吧。”

南雁一开始都没留意到那声明,被季长青提醒了这才反应过来,哭笑不得道:“倒是他们能办出来的事。”

“是啊,不过也别太往心里去。”季长青看得开,准确点说知道这事后他就跟陵县那边打听清楚,知道南雁跟家里是真处不来,他觉得这倒是好事。

有些时候,遇到事情多往好处想嘛。

南雁本来也没往心里去,就觉得高家这边办事还挺利索,说断绝关系还登报说明,挺讲究的呀。

不知道哪位高人给指点迷津了。

不过管她呢,省得自己回头再被这一坨臭泥巴给沾染上。

坐到车上,她浅说了两句最近的情况。

“这边进展还挺顺利。别看小孙病歪歪的,干起事来麻利的很,这不已经把人给请来了。”

“他们家人脉广,虽说当医生救死扶伤不好求回报,但他一开口,人家也不好拒绝。”

这要是过去,季长青也会觉得这不太厚道。

但现在嘛。

先把学校折腾起来再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南雁觉得,孙时景这摇人手法还挺有一套,换作是她大概也就这些手段。

不外乎是“挟恩求报”。

只不过现在让孙时景做了这恶人。

当然也不完全是恶人,某种意义上孙时景也做了好人。

毕竟对于国内的中医药研究者而言,多一个青蒿素研究基地总归是好事。

如果能够依托于学校来建设这一研究基地,这事会更好。

国内对青蒿素的研究明确来说,起始于67年的523任务,当时是军民合作开发治疟疾药物。过去几年的不懈努力让523任务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临床上取得了突破,但这还不够,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上还有更长的路来走。

一个依托于高校以及制药厂的研究基地,对青蒿素的下一步研究有益无害。

至于说干校改建的沧城学院条件不算特别好,实验室环境还有其他方面都有些简陋。

但这些对于早些年参与到523任务中的研究员而言,已经很好了。

再者说,这世上难道还有比继续从事他们所热爱的工作更重要的事情吗?

孙时景是好人,倒也不是南雁给他贴标签,事实如此。

南雁回到沧城后的第一站就是来到了新落成的沧城学院。

看到那笔走龙蛇的字迹,她愣了下,觉得有点眼熟。

“听说这可是中医研究院那边去讨来的校名题字,还挺有面子。”

南雁嘟囔了一句,“我也能!”

她那不是被弄去搞高考题了么,不然肯定也会想法子到首都,要来主席的题字。

要知道国内高校改过名字,过去的题字很可能不再适用,很多学校就想法子从这些书信、书法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字,七拼八凑的凑成了高校校名。

但沧城学院不一样,这是正儿八经讨来的题字。

特殊着呢。

虽说不是自己讨要来的,但这学院也跟自己有关啊。

南雁与有荣焉。

“行行行,知道你有这本事。”季长青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这不是忙更重要的事情去了吗?走,咱们进去看看。”

沧城干校本来就占地面积大,毕竟当初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在这里学习劳动。

把原本的房舍进行改建,实验室、教室、办公室如今是一应俱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