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那场惊天剧变 宦官公公们的末日终结(第2页)
大清扫从南宫开始,没有一个宦官能逃脱。还有不长胡子、看着像宦官的,也被误杀;还有不是宦官的,只好脱了衣服向士兵验明正身,才侥幸保住性命。
两千多人被杀,到处尸体横陈,血流遍地。一夜之间,整个皇宫成了血淋淋的修罗场。
袁大公子的策划终于实现了。宦官近一百年积攒下的仇恨,终于以惨烈的方式进行了偿还。东汉六轮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到这里完全终结。在成功地干掉外戚一天之后,宦官——这支东汉最毒最恶的政治力量,也全部覆灭。
袁绍在宫中一处处视察现场,也会极受刺激吧!如果我们仔细盘点他的经历,就会发现,这可是袁大公子第一次上“战场”!其实,他没见过多少血腥!在消灭黄巾军的战争中,他先是隐居,后是当何进的手下,一直琢磨玩政治,根本没有到过前线。后来当西园校尉,顶多是练兵,搞搞形式而已。相比曹操、孙坚、刘备,他实在太阳春白雪。
我想袁绍在这场大屠杀中多少受了点儿刺激,不然,他也不会没醒过神似的,错过了最重要的时机。
我们前面说过,在这场疯狂剧变中,最关键的轴心是何进。何进不死,万事俱成;何进一死,满盘皆输。当然,不是说何进这猪头有多关键,而是——他手中的兵权太关键!这个兵权,是整个京都的定盘!
本来,何进死了,也不是不能挽救,就该——在第一时间抓住何进的兵权!锁住董卓的两道保险锁,最要紧的第二道已经崩了!抓到了兵权,董卓再恶贯满盈,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袁绍晚了。也许,他沉浸在屠杀受到的刺激中;也许,是何进的兵权很不好交接。他虽然被任命为假节的司隶校尉,但没有调动北军五校的权力,让叔叔袁隗给他任命将军吧,也不太合适。他一直没军功,又隐居了多年,不属于那些混脸熟的,所以,接掌何进军权这事,袁家叔侄俩都挺迟疑,大约是想找到最合适的办法。另外,他们也真没想到,董卓能如此不按规则出牌!
那么,董卓又是怎么掺和进来的呢?我们回到皇帝这一路。
张让和段珪挟持着皇帝和陈留王,走到了小平津关。这时,已是二十七日晚上。小平津关在黄河边,眼看渡河无望,再也逃不了了。
卢植卢老师追了过来。自从救了何太后,他就一路追赶张让和皇帝。卢老师跟河南中部掾闵贡一起,在黄河边赶上了皇帝和陈留王。闵贡持剑上前,厉声呵斥张让他们:“你们还不快死吗?非等我来杀你们!”说着,闵贡手起剑落,斩了几个宦官。
张让一瞧,完全没路了呀。心里忽然悲伤了,他跪拜在少帝面前,流泪叩头说:“陛下,老臣们死了,您要自己保重啊!”
于是,东汉最后的这一群宦官,全都跳进了黄河。“皇帝的亲爸”张让,和赵忠一样,也走到了末日。东汉的宦官史,从此结束了。
闵贡和卢老师搀着少帝和陈留王,追着萤火虫的光,一步步往南走,打算回宫去。走了几里后,弄来了一架百姓家的大板车,大家就坐在板车上,走到了洛舍,可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少帝刘辩乘一匹马,刘协和闵贡乘一匹马,继续回宫。文武官员们陆陆续续赶来护驾。
这时,董卓出现了。那晚,他从显阳苑急速进兵,天不亮就到了洛阳城西,一打听,皇帝跑北边去了!他又赶紧一路朝北追,终于找到了。
董卓真的抢了先。来迎接的官员里,只有他带着兵!袁绍他们还在宫里忙着斩草除根呢,分不出人手来追皇帝。董卓自己也没料到,居然能摘到这么一个大桃!
董卓眼看所有人里就数自己牛,立刻就骄横起来了。明明是带兵冲撞了圣驾,也没半点儿收敛。少帝刘辩一看董卓那些怪模怪样的羌胡兵,吓得又哇哇大哭。
大臣们高声呵斥:董卓引兵往后退!陛下在此!
董卓瞟了瞟这帮人,不屑地说:退什么退,你们这些当大臣的,连王室都守不住,让陛下受这么大的罪,你们还好意思让我往后退!大臣们又愧又怕,谁都不敢吱声了。
董卓仔细瞧瞧刘辩,怎么还在那儿哭呢?他又装模作样地跟刘辩请示、对答。刘辩虽然已经14岁,不算小了,但早吓破了胆,一边哭一边说话,支支吾吾,说得乱七八糟,把董卓弄得晕头转向。
董卓心想,这小皇帝咋这么烦心!屠户生的儿子就是上不得台面啊!难怪先皇老子都不待见!
董卓烦得够呛,转脸又问陈留王。哪想到,这个8岁的小萌娃居然对答如流,稳稳当当,从头说到尾,又明白又合理。董卓立刻惊了:哇!这娃牛啊!对了,他可是董太后养大的,董太后跟咱家一个姓啊!我们姓董的养大的娃,还能错得了!杀猪的儿子可怎么跟我们比啊!嗯,好,这孩子跟我老董有缘!
于是,董卓认定刘协跟他“有缘”了,一瞬间,他就生出一个念头。当然,这个念头还得等他料理好其他大事后才能实施。现在,他抢到了迎驾这第一功,其实,不是抢了这个“功”,而是抢到了皇帝!皇帝在手,江山我有呀。
董卓寸步不离地护着少帝,回了皇宫,一下成了天下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