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城头月出照凉州 马超他们家的前生今世(第1页)
08城头月出照凉州:马超他们家的前生今世
你凭啥叫“马超”
猪领导耿鄙的讨羌作战,以悲摧的结局告终。最后的效果是:先丢了自己的命,再丢了朝廷的大军,又害死了我们的英雄傅燮。还有,让所有想反的人,都反了;很多不想反的,也反了。
“反”,已经是凉州的时代主题,太正常!
在这些反了的人里,有一位挺与众不同。这人长得就跟别人不一样,身高八尺多,就是快一米九,体格倍儿雄壮。而且,“面鼻雄异”,就是高鼻深目,很欧范儿。这人是耿鄙的司马,大军哗变,耿鄙被杀,他立马就反了,带兵去跟韩遂联合。
这个看着就不像华夏人的大块头,名叫马腾。
其实,马腾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那威扬天下的儿子马超。《三国演义》中,我们称之为锦马超。帅绝的小伙儿,“面如冠玉,眼若流星,狮盔兽带,银甲白袍”,手中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把曹操杀得割袍弃须,猴儿一样地逃命。《三国演义》里的马超,曾让多少读者激动得眼冒金光啊!
那么,正史中的马超也有这么惹人爱、这么激动人心吗?——激动人心倒是真的,至于惹人爱嘛,可不敢说。《三国演义》里的马超是迷人的,易懂的。但正史中的马超,却是冷血的,复杂的。大约我已过了为帅哥荷尔蒙上升的年龄,所以,就更感兴趣这个复杂又无情、结局也相当悲惨的真实的马超。
西羌故事里最惹眼的人物——扶风马氏家族正式出场。我们就开始马家的故事吧。
至今犹忆马伏波
关于扶风马家,必须先说一位牛人,他就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这位大将军是马腾的祖上。
因为《三国演义》,马腾、马超的知名度远比马援高得多,但平心而论,不管能耐还是品性,伏波将军都远比马腾、马超靓得多。
也许,马援这名字大家听着陌生,但说到成语“马革裹尸”,就熟得很了。
马将军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在儿女子手中邪!”
大丈夫应该死于为国家戍守边关,用马革裹着尸体回来归葬,怎么能老死在**,让儿女们在一边侍候呢!
我们看伏波将军这一生,果真就是这般壮烈!他简直是光武帝刘秀的镇边天将!定西羌,平交趾,征乌桓,讨南蛮,国家四境,除了东边是大海,没有他征服不到的!
马援做了六年的陇西太守,专门料理羌人。一到任,他就先声夺人,以三千步骑干趴了叛乱专业户先零羌(就是董卓怎么也没干动的那个部落),然后,神武和计谋并用,屡战屡胜,一举平定了西羌。将军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被羌人的飞箭射穿了小腿,他都没有后退。
更难得的是,马援不但武功赫赫,还善于文治。统领西羌六年间,恩威并施,让当地各族都安心定居,马援派人领着他们修城郭,开水利,兴农牧,没几年,竟让一个随时都能炸翻天的火药坑,变成了和平家园!
所以,前面傅燮说,西羌之乱,是因为官吏处置失误的原因,就是这个理儿。如果凉州长官都有伏波将军这样的本事,西羌早就不这么愁人了。
说个小故事,就能看出马将军当年有多自信了。
凉州平定后,有一次马援正跟宾客们一起宴饮,忽然有人来报,狄道县城外出事了,羌人要聚众反叛,百姓们都纷纷往城里跑呢!狄道县长已经赶到府门前,请示太守,是不是赶紧调兵镇压!
谁知马援听了这话,稍稍思考,忽然笑了,说:“现在,羌人既不会反叛,也不敢反叛!去告诉狄道县长,回去等着吧,根本没事,如果实在害怕,就到床底下躲一躲!”说完,接着跟宾客们喝酒,谈笑风生。
报信的出门通告狄道县长,领导让他到床底下躲着去。狄道县长又急又怕又无奈,真不知怎么办了。谁知不一会儿消息又传来了,什么羌人反叛,根本是两拨地痞械斗,换言之,就是一言不合打群架,因为当地民族成分复杂,参与的啥族都有,所以观众就恐慌了,以为羌人又要造反。一切正如马援所料,全无大事。
就这样,西羌在伏波将军的治下美好了很多年。
紧跟着,交趾又闹起事,爆发了征氏姐妹的叛乱。马援再次率军出征,一路所向披靡,半年就平定了交州。
徵家姐妹是当地部落首领的女儿,这俩姑娘都身材高大,力气也大,打小就称霸一方,简直是乡村女霸王。姐妹俩不学女红,也不读书,天天舞刀弄枪,自称武艺天下无敌,姐姐征侧打定主意,要做个南方大女王。姐妹俩起事之后,交州四个郡、六十多个城池全都反叛,居然都认了这个“徵女王”!
马援统帅大军,水陆并进,长驱一千多里,直抵南方。
威风八面的“徵女王”跟朝廷大军一碰面,可算全明白了。井底之蛙做个美梦行,但非要跳出井来,那就是妥妥地自取灭亡啊!
马援一路进军,“徵女王”就没有一次像样的抵抗!很快,马援斩杀徵氏姐妹,把人头送往京师,向光武帝奉上。接着,他又率领大小楼船两千多艘、将士两万多名,进击反叛的徵氏余党,将沿海地区全部平定。我们不妨想见,当时这支大军扬威北部湾的现场,我煌煌大汉有多神武威壮!
而且,在威猛征服的同时,马将军又使出了他高明的文治策略,大军每过一处,便派人为郡县修城池,开水利,安抚百姓。他还修改调整了当地的律法,让律令更合理,并向百姓申明。后来的好多年,交州在处置事务的时候,人们都遵守马援制定的法律,还常说一句口头禅:依马将军之故事……
就这样,交趾在伏波将军治后,也美好了很多年。
最后,马援是死在征战中的,病死在讨伐武陵蛮的战场。那一年,马援已经62岁,他上书请求出征,刘秀怜惜他岁数大了,不想让他再冒险,就没答应。
马援跑到刘秀面前,特自信地说:“陛下,臣还能披甲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