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3 暴风扫黄巾 真的是天降吉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有的朋友会问了,曹吉利不是回老家思考人生去了吗?还顺便搞上了卞姑娘,不是正跟老婆儿子热炕头呢?那是几年前的事啦。我们来瞧一下吉利这几年都干了啥。

话说,吉利在老家的书真是没白读,不久大人物们就发现,曹操这小子真是长进了,进步得比后来吕蒙那个“刮目相看”还快,又知文又达意,比从前有见识多了!于是,朝廷就以吉利能“明古学”,征拜他为议郎,回洛阳做京官了。

曹操在议郎任上,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件,特真心地替党人说话,为当年被宦官害死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正名,结果是,灵帝不答理;另一件,向皇上举报三公贪赃枉法。吉利还是很敢干啊!这回,灵帝真听了,还把那几个大批了一通。但是,这几个跟宦官勾结得太紧,很快,就把和吉利一起上书的陈耽害死了。曹操一看,这国家真是没救了。幸好自己官还没做大,不然弄不好也得死于非命。所以,一方面没了心劲儿,另一方面也为自保,索性不再多说了。

曹操正在心灰意冷时,却一下被急火攻心的灵帝看上了。曹操这小子一直很“能”啊,现在缺的就是“能”人!那你就快上吧!

曹操被提拔为骑都尉,正式授予军职,领兵增援皇甫嵩,征讨颍川黄巾。骑都尉年薪两千石,曹吉利终于混成了大官!

天降吉利

我们后人经常分析,征讨黄巾,曹操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他就像个过路的妖精,或者一个打酱油的,其实没干啥嘛。从事实来看,的确如此。不过要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曹吉利还真了不得,这个维度就是——运气。

黄巾起义爆发后,全是坏消息,一个比一个惊悚。可自从灵帝派了曹操之后,就像给前线送去了一个大吉祥物,从将领到士兵,全都红运开挂了!可见,吉利这名字,那真不是白叫的!

首先,第一个吉利起来的,就是我们的扫黄主皇甫嵩。曹吉利还没赶到战场,皇甫大将军的智能就突然爆发了。

他本来被围在长社,城外是十几万的黄巾,城里只有两万兵。他观察发现,这群黄巾的营寨扎在荒草丛生的地方,当时正好又刮着大风,这要是用火攻……呼呼,那可有多酸爽!

于是,皇甫将军计策拿定,让士兵们人人手里拿着芦苇把子,都登上城去,悄没声地等着,又派一批勇士,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包围圈,突然放火,然后高声呐喊。城上候着的,也都点起芦苇呼应,雄壮声势。

一切依计而行,步步顺利。晚上,这大火一起,黄巾全吓傻了。火势铺天盖地,从城上一直蔓延到野外,根本看不到边。加上他们又被大仙洗了十年脑,就信什么仙啊神呀的,更觉得这简直是神兵天火,是老天要消灭他们!这样一想,哪还有什么斗志,一下全乱了套。

皇甫大将军命人擂起战鼓,亲自率领大军,以精锐骑兵冲击敌阵!黄巾吓得没了魂地逃。正在这时,我们曹老板带着大吉大利的美好使命赶到了现场,一切就更可心了。

颍川战场打了不到一个月,最后皇甫嵩、朱儁、曹操合兵,大破波才,斩杀黄巾好几万。

然后,在吉利幸运光环的魔力下,真是不能再顺,官兵所指,处处所向披靡!六月,南阳郡也大胜,新任命的南阳太守秦颉,斩了张曼成!南阳只剩下一个宛城被黄巾军据守。不过不用急,这个宛城,自有猛人去干。

皇甫嵩和朱儁继续东进,乘胜征讨汝南和陈国两郡,再次逢战必胜,黄巾军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彻底散伙了。颍川、汝南、陈国三郡全部平定。

南线捷报频传,灵帝这回可美上天了。立刻要给皇甫嵩加官晋爵,但人家曹甫嵩特谦虚,说都是朱儁的功,于是,灵帝封朱儁为西乡侯,还特意给他创了个官衔,叫“镇贼中郎将”。然后又下诏,皇甫嵩继续征讨东郡的黄巾,朱儁去拿下南线最后的黄巾据点——宛城。

皇甫嵩讨东郡毫无悬念,八月,在苍亭大战,俘虏黄巾渠帅卜己,斩杀七千多人,东郡一把平定。

我们现在看,南线基本已经扫平,仅仅用了四个月!别看一开局,黄巾的抵抗相当拼,但那只是短短的一瞬,他们的全部能量就那么一丢丢,一开始全爆了,所以越到后来,越是一触即溃。

那么现在,南线就剩下一个宛城。南阳黄巾军头领张曼成被杀,他们就拥立赵弘为渠帅,聚集了十几万人死守。

宛城是天下第一大郡南阳的治所,城防相当坚固,是块极难啃的骨头。不过放心,有朱儁在这边盯着呢。我们不妨先去聚焦一下北线,看看卢老师他们的战况如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