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谁才是真心高亮 像个党人才叫牛(第2页)
李膺号称“天下楷模”,全世界都向往。学子们挤破头地去拜访,谁要是被李膺接见了,就叫“登龙门”,简直像科考中了进士一样!就连出身颍川荀氏这等金标家族的荀爽(荀彧的叔叔),某天替李膺赶了次车,回来都喜滋滋地跟人说:“今天,我总算能给李君赶车啦!”
还有一位叫景毅的,在朝廷做侍御史,他儿子拜了李膺当老师,党锢时,幸运地没被划进党人名单,躲过了抓捕。要换成平常人,早该谢天谢地,百般庆幸了,哪知景毅却十分不满,“我儿子明明是李膺的学生,凭什么不记他的名字!俺们是李膺的正牌弟子,凭什么抓党人,却把俺们漏了!”于是,景毅立马上书辞官回乡,自己要求禁锢去了。
看看李膺在天下人心中有多神圣!权力富贵不重要,身家性命也不重要,“党人”的灿烂光环,才是吐血的追求,做个党人,才真叫“牛”!就算一时做不成,那“像”个党人也行啊!
还有……党人“明星”范滂,党锢后出狱回家,汝南、南阳两个郡的士大夫恨不得都跑来欢迎,车子挨挨挤挤排得没边儿,总共几千辆!这哪是接待刑满释放人员,根本是热烈庆祝英雄凯旋返乡!
党人“明星”郭泰跟李膺交情特好,于是也名震天下。郭泰从李膺那儿出来,整个京都的士子们都赶去送,排队的车子,也是几千辆!郭泰跟李膺坐一条船走,粉丝们眼巴巴地远远瞧着俩人,疯狂尖叫,“他们哪还是凡人,一定是两个神仙!”——绝对是“明星”。郭泰一不小心就引领了时尚。有一回赶上大雨,郭泰的头巾淋湿了,大概是为了方便,他就把头巾折了个角,想想那形象,其实挺狼狈的。谁曾想这个狼狈的“折角”被粉丝们瞧见了,没几天就风靡了天下,满大街的书生,头巾个个都折起了角来!这折角头巾还成了品牌,因为郭泰字林宗,所以就叫“林宗巾”。就算你是个屌丝书生,只要戴上“林宗巾”,立马就能加入时尚,成潮流中人了。
要说这年轻人追星,也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只不过时代不一样,星的种类也不一样罢了。总之,前三国那些年,那个外戚和宦官金环蛇一样狂虐天下的时代,真正的时尚明星们,是党人。想被人看得起,夸你有才有品,那就去当个党人吧。当不成,那就“装”得像个党人好啦!
袁绍曹操的小片花儿
年轻人爱追时髦。那么,我们就要插一笔,说一下两个非常可爱、非常聪明、更非常超量级的追时髦年轻人了,他们就是三国的两位大主角——袁绍和曹操。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袁绍和曹操是发小,一块儿在洛阳混大的,那是打小一起和尿泥的交情!不过,关于他俩的捣蛋事,进了三国再细说,这里主要扒一扒,这俩纨绔小青年是怎么追时髦、“装”党人的。
其实那时跟袁绍、曹操一起混的,至少还有三位——张邈、何颙、许攸。张邈和何颙,都是真正的党人!张邈是“八厨”之一,何颙呢,跟李膺他们关系特别好,已经接近党人核心了。许攸,也是著名的反宦官热血青年。
这一伙人里,袁绍是头儿,大家都是奔袁大公子来的,论家世论气度,谁比得了。曹操是跟着哄的,没有袁绍,人家谁也不鸟他。时代主题是“反宦官”,你曹操的爷爷就是大宦官,瞧见你躲还躲不及,谁会跟你一头儿!
曹操是不是很尴尬?但尴尬也得混啊。曹操有志气得很!他就是不甘心当个宦官之后,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也得跟上潮流!正好,借着袁绍的光环,也能跟党人一块儿说天下、论英雄了。
曹操得个好评真是太难,因为他脑袋上的锅实在太黑,正义的党人没把他踹进宦官的沟里,一脚踩死,已经算客气了!所以,当党人明星何颙终于给出一个好评时,曹操简直美得手舞足蹈。
何颙一声叹息,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大汉就要灭亡,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这个曹操吧!
评价够高!要知道,党人明星好评一次,顶级福利可就是名扬天下!难怪曹操高兴得手舞足蹈。那何颙又“叹”什么?给了好评,难道还有遗憾?没错,何颙大赞曹操,确实有点儿遗憾。遗憾就在,曹操出身的巨锅。何颙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呢:“可惜了你啊,是个阉党之后……”
曹操铁了心抛弃“阉三代”的得意日子,很“像”个党人似的怼宦官、踩宦官,虽然我们家就是大宦官,但我还是要反宦官!我曹吉利,就是这样的冲浪青年!(吉利是曹操的别名。)
——曹操就是这么出道的。从跟着袁绍“装”党人开始。那袁绍呢,又是啥情况?
相比曹操的尴尬和拧巴,袁绍从容多了。四世三公,出身顶豪,袁大公子天生就带着金标。曹操脑袋上罩着大黑锅,衬得满脸黑线,可袁绍头顶却光芒四射,人看着都帅多了。曹操想出头,只有折腾,蹿上跳下地求好评,袁绍呢?淡淡一笑足矣。大可以放下身段,低调,再低调,他越低调,别人的评价就越高。“折节下士”这成语,夸的就是袁绍。
袁绍是这群“冲浪青年”的头儿,表面上不问世事,朝廷让他做官也不去,却暗中通过何颙给党人提供各种帮忙,哪个党人需要营救,袁绍帮想辙,哪个党人需要避祸,袁绍帮联络……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京都那个小青年袁本初,禀性正直,气度非凡,倍儿有范儿!于是,年轻士人都愿意跟袁帅哥结交。
看看这袁绍,已经是个“小盟主”了有没有?后来,关东群雄讨董卓,为啥大家意见那么一致,“公推袁绍为盟主”,这个“盟主”可不仅仅是一个“四世三公”的招牌就能搞定的!人家袁绍是真做了,而且是在“暗”中!
这个“暗”,很高明。袁绍不会像党人那么冒尖,那么激进,头脑明智又冷静,把局面看得明明白白。党人为什么反宦官?虽然话说“为国家去污,重振大汉天下”,但实质的原因是,宦官挡了他们的仕进之路!但是……宦官可没有挡他袁本初!因为,根本挡不住。朝廷还召唤他去做官呢!只是袁大公子不感冒而已。袁绍不会真像党人一样去跟宦官有你没我,有今没明,他要借党人的劲儿继续养他的“人望”,把这个时髦追足。
所以,袁绍跟党人的关系,那叫“赶了个时髦,就一网捞得天下美名”,“像个党人”,才最恰到好处,才是真牛。
真成了党人,一爆而散,一刺而折,就是死,也没多大价值。“像个党人”,才是成功的真境界!既保全了自己,又博来了名望。袁绍这小伙,绝对是那个时代的超一流……
那么,在“装党人”这事儿上,袁绍和曹操都挺成功,都弄来了自己想要的。一个养足了“人望”,名扬天下;一个基本刷新了“阉三代”的面目,人们都已经知道了,曹操这小子确实不是阉党阵营,人家是潮流青年,真心反宦官!
因为袁绍和曹操的起家,跟党人的关系相当密切,所以,我们先把两人出道的事儿说了。不过,这不是他俩的正式出场。现在,我们得先整完大汉朝的魔幻怪局,把一切都打理停当,然后,三国人物们就可以闪亮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