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回家(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就把那个地方也养好。”男孩说,“快躺下,老人家,我会给你把干净衬衫拿来,再带点儿吃的。”

“把我这几天出海时的报纸带些过来。”老人说。

“你得赶快养好身子,因为我还有很多要学呢。你什么都可以教我。你吃了多少苦?”

“很多很多。”老人说,“我会把食物和报纸带来。”男孩说,“好好休息,老人家。我会从药店里给你带点儿东西抹手。”[4]

“别忘了告诉佩德里克,鱼头给他了。”

“不会忘的。我记着呢。”

男孩出了门,顺着破旧的珊瑚岩路走下去,他又开始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餐馆来了一群游客,他们望着下面空啤酒罐中间的海水和死梭鱼,这时,一位女游客看见庞大的白色鱼脊骨,后面巨大的尾巴高高耸起,东风在港湾入口处掀得波涛汹涌,这副鱼骨架便随着潮水一起一伏。

“那是什么?”她指着大鱼长长的脊骨问侍者,现在它不过是一堆等着被潮水带走的垃圾。

“鲨鱼,”侍者说,“鲨鱼。”他打算解释发生了什么事。

“我以前不知道鲨鱼有这么帅气、这么好看的尾巴。”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同伴说道。[5]

在路的上坡处的小棚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然脸朝下趴着,男孩坐在旁边看着他。老人正梦见那些狮子。[6]

阅读赏析

老人拖着大鱼脊骨回到他的村庄。他的行为得到了男孩、渔夫们和露台餐馆老板的惊羡和敬佩,也有游客认为那庞大的白色鱼脊骨只是一堆即将被潮水带走的垃圾,但是桑提亚哥只是疲惫地在小**熟睡,醒来后他和男孩将一起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这真是一个完美的收尾,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为之感动。这部作品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深邃思想似乎也无法在此穷尽。

本书自出版后就有许多文学家、评论家和读者都热烈地探讨老人、男孩、马林鱼和鲨鱼的象征意义。海明威曾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详细地阐释了冰山理论:“如果作家对他要写的故事足够地了解,他就可以忽略掉一些他知道的事情,然后只要他写得足够真实,读者就会强烈地感受到那些事情的存在,仿佛作家已经把它们写了出来。”真实性是让读者读懂其深刻奥义的支撑,更是这部作品独特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阅读延伸

1。老人一醒过来就和男孩讨论再次出海打鱼的事情,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试着解析桑提亚哥老人的“硬汉”形象。

3。你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和乐观主义精神?

4。请你认真写一篇不低于五百字的读后感。

[1]外貌描写此刻对大鱼的外貌描写令人悲痛、令人绝望。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老人用了两天两夜捕到大马林鱼,而一千五百磅的鱼肉却被鲨鱼吃得干干净净。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2]叙述读到这里,笔者也禁不住眼眶湿润。海明威塑造了一个强大的硬汉,一个打不败的英雄,他仿佛能战胜一切,但他也是令人心疼的。

[3]语言描写尽管鱼肉被鲨鱼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毁老人的英勇意志。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能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心灵的尊严,而又没有把心灵二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

[4]语言描写瑞典学院的安德斯·奥斯特灵在当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演讲中所说:“这个故事是一曲颂歌,它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是啊,在男孩、村里的其他渔夫以及餐馆老板看来,老人没有失败,他完成了一项壮举。男孩与老人的对话充满了温情,他们为再次出海做着准备,这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5]对于游客来说,那长长的脊骨不论是大马林鱼的还是鲨鱼的,都没有任何意义,它只不过是一堆等着被潮水带走的垃圾。而对于桑提亚哥来说,也仅代表已经过去的三天。眼下,他正和男孩计划着下一次出海。

[6]叙述老人保留着完好的对美好事物的记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