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玄德怅望前路迷茫(第2页)
孙乾也道:“乾可设法与荆州中下层官吏结交,为主公争取机会。”
“好!”刘备握住二人的手,眼中闪烁着坚韧的光芒,“有劳二位先生!成败在此一举!我等需隐忍待时,静候天时!”
然而,计划虽好,现实却依旧骨感。
回到襄阳后,刘备几次向刘表委婉提出愿带兵巡守荆南、为国戍边的想法,都被刘表以“玄德公乃朝廷左将军,岂可屈就边郡?
且在襄阳安心休养,共商大事”等借口婉拒。
显然,刘表对刘备并非完全信任,将其留在眼皮底下,更便于控制。
蔡瑁、张允等人更是对刘备冷嘲热讽,处处刁难。
刘备在襄阳的日子,愈发艰难,只能继续扮演着“客将”的角色,郁郁不得志。
每日,他都能听到关于赢策的最新消息:
己安然返回汉中,受到军民夹道欢迎;
开始大规模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官学规模扩大,士子云集;
黑冰台商路更加畅通,财富积累……每一个消息,都像一根针,刺在刘备的心上。
他时常独自一人在院中舞剑,剑光霍霍,仿佛要斩断所有的郁闷和束缚。
他想起高祖刘邦,起于微末,屡败屡战,最终成就帝业。
“难道我刘玄德,就注定要如此碌碌一生吗?”他在心中呐喊。
这一日,他接到一封来自北平太守公孙瓒(刘备旧主)的信件。
信中,公孙瓒诉说了与袁绍交战不利的困境,言语间颇有求助之意。
刘备看着信件,心中一动。
北上投奔公孙瓒?毕竟有旧情在,或可得一席之地?
但想到公孙瓒刚愎自用,处境艰难,且远离中原腹地……他又犹豫了。
机会似乎有很多,又似乎一个都抓不住。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刘备默念着古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必须忍耐,必须等待,必须在绝望中寻找那稍纵即逝的曙光。
他收起长剑,望向南方。
荆南西郡,那片看似蛮荒的土地,或许,将是他命运转折的起点?
潜龙在渊,虽困于浅滩,但其志未泯,其心不死。
刘备的奋斗,注定将比赢策更加坎坷,但也可能,更加传奇。
作者“青简听雨”推荐阅读《纵横三国之祖龙再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