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帐前献计奉孝瞩目(第1页)
成功救出蔡邕父女,赢策之名在颍川官军中小范围传开。
皇甫嵩和朱儁对这位突然冒出来、还带着关张两员猛将的“义军首领”颇为好奇,但军务繁忙,只是简单接见,嘉奖了几句,便安排其部在侧翼驻扎,协同作战。
此时,颍川战局正处于胶着状态。
黄巾军渠帅波才、彭脱等人拥兵十数万,依草结营,连番进攻,官军虽精锐,但兵力处于劣势,只能凭借营垒固守,局势一度十分被动。
尤其是波才主力驻扎的长社一带,地势平坦,草木茂盛,极利于黄巾军发挥人海优势,官军几次出击都无功而返,反而损兵折将。
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
皇甫嵩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的长社位置,一筹莫展。
朱儁性格刚烈,几次请战欲强行突袭,都被皇甫嵩以风险太大劝阻。
帐下诸将也是议论纷纷,但大多老成持重,想不出破敌良策。
“贼军势大,又借草木之便,强攻伤亡必重,长久对峙,粮草恐有不济……如之奈何?”皇甫嵩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启禀将军,义军首领赢策帐外求见,言有破敌之策献上。”
“赢策?”皇甫嵩和朱儁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一个外来义军首领,能有什么良策?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好驳了面子。
“请他进来。”
片刻,赢策步入大帐。
他依旧是一身简洁的青衫,脸色虽苍白,但眼神清澈睿智,举止从容不迫,与帐中一众顶盔贯甲的将领气质迥然不同。
“草民赢策,参见二位将军。”赢策不卑不亢地行礼。
“赢义士不必多礼。”
皇甫嵩抬手示意,“听闻义士有破敌良策?但讲无妨。”
赢策走到沙盘前,指向长社方向:“将军所忧,可是波才贼军依草结营,势大难图?”
“正是。”
朱儁接口道,“赢义士有何高见?”
赢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策观天象,近日天气干燥,且有东南风起。
贼军营地草木相连,乃兵家大忌。何不效仿古人火攻之策?”
“火攻?”
皇甫嵩眼中精光一闪,他不是没想过,但顾虑重重,“本将也曾思及此法。
然,贼营广阔,纵火不易,且需大风相助,时机难测。
若火势不起,反打草惊蛇,恐为贼所乘。”
“将军所虑极是。”
赢策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然,火攻之要,在于‘引’而非‘烧’。策有一计,或可完善此法。”
他详细阐述道:“可挑选精锐死士,趁夜潜入贼营外围多处,并非首接纵火,而是埋设火种、火油等引火之物,形成数个起火点。
同时,派小股骑兵在外围游弋,多举火把,摇旗呐喊,制造大军夜袭的假象。
贼军夜间遇袭,必然惊乱,向主营收缩。
待其慌乱聚集,人马践踏之时,再同时引燃各处火种,借东南风势,火势瞬间便可连成一片,蔓延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