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盐铁之利府库充盈(第1页)
作者“青简听雨”推荐阅读《纵横三国之祖龙再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屯田兴农,解决了粮食问题,让赢策集团有了立足的根本。
然而,争霸天下,光有粮食远远不够。
军队的装备、官吏的俸禄、工程的修建、乃至外交的贿赂,无不需要海量的金钱支撑。
赢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汉中盆地蕴藏的另两样宝藏——盐与铁。
这一日,赢策在徐庶、郭嘉以及新任的盐铁都尉(由一位精通矿冶的黑冰台老工匠担任)陪同下,秘密视察了位于南郑以西数十里外,一处依山傍水、戒备森严的巨大工坊区。
此地远离官道,被群山环抱,汉水的一条支流穿行而过,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动力。
工坊内,炉火日夜不息,人声鼎沸,却与世隔绝。
“主公请看,”盐铁都尉指着前方一排排冒着袅袅白气的巨大木架和陶缸,介绍道,“此乃新建的‘淋卤晒盐’场。
我等根据主公所授之法,引地下卤水(盐井水)至此,经多次曝晒、过滤,去除杂质,再以釜灶煎熬,所得之盐,洁白如雪,细腻如沙,远胜昔日粗盐!”
赢策抓起一把刚刚结晶的盐粒,入手干燥,色泽纯净,毫无苦涩异味,满意地点点头:“好!此盐产量如何?”
“回主公,”都尉兴奋道,“此法效率远超旧法,且品质稳定。
如今仅此一坊,月产精盐可达千石!若再扩增盐井和工坊,产量翻倍亦非难事!”
徐庶赞道:“有此精盐,我军食用无忧,更可成为贸易利器!”
郭嘉眯着眼,补充道:“可命黑冰台商队,以此盐为先锋,打通各地关节。此等品质的盐,乃豪门显贵竞逐之物,价比黄金,利润丰厚!”
赢策颔首,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利用超越时代的简易化学提纯法(溶解、过滤、重结晶),将汉中的井盐资源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和战略物资。
众人移步至另一片区域,这里温度陡然升高,数十座高大的竖炉如同巨兽般矗立,鼓风机轰鸣,炉火将半边天都映成了红色。工匠们汗流浃背,正在忙碌。
“主公,此处便是新式‘高炉’冶铁工坊。”
都尉指着那些竖炉,语气中带着自豪,“依主公图示所建,炉体更高,鼓风更强,炉温远超旧式坩埚炉!不仅出铁量大增,更关键的是,通过控制鼓风和添加石灰石等‘助熔剂’,竟能炼出液态生铁!”
“液态生铁?”
徐庶和郭嘉都露出好奇之色。他们虽不精工技,但也知寻常冶铁,所得乃是海绵状的铁块(块炼铁),需反复锻打才能成器,费时费力。
“正是!”
都尉激动道,“液态生铁可首接浇注入范(模具),一次成型,铸造兵甲、农具,效率何止倍增!
而且,将生铁再入‘炒钢炉’翻炒,去除杂质,可得‘炒钢’,其性坚韧,远胜寻常熟铁!
若以‘灌钢法’(注:此时尚未出现,为小说演绎),更可得百炼精钢之材!”
他命人取来几件样品。
一柄新铸的环首刀,刀身泛着青灰色的金属光泽,刃口锋利;
一把新制的犁铧,形制精巧,坚固耐用。
赢策接过环首刀,掂了掂分量,又用手指轻弹刀身,发出清脆的嗡鸣。
他随手挥刀砍向旁边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只听“咔嚓”一声,木桩应声而断,切口平滑,而刀口丝毫未损!
“好刀!”连见多识广的郭嘉也忍不住赞叹。
徐庶拿起那犁铧,仔细端详:“此犁若推广开来,开荒深耕,效率必将大增!”
赢策心中豪情涌动。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虽然只是雏形,但己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他沉声道:“产量必须尽快提升!优先满足我军装备更换,要将士卒的刀剑、甲胄、箭头,全部换成这等精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