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辅流民择精吸纳(第2页)
云长、翼德,加强各安置点及边境巡逻,严防奸细煽动、聚众闹事!对作奸犯科者,严惩不贷!”
“诺!”众将齐声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命令下达,整个汉中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褒斜道出口,临时设立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饿得皮包骨头的流民,捧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维持秩序的赢策军士卒,虽然表情严肃,却并无欺凌之举,偶尔还会帮老人孩童一把。
这一幕,与关中地狱般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汉中……真是天堂啊!”有老者喝着热粥,老泪纵横。
“多谢将军!多谢赢青天!”感激之声,不绝于耳。
流民安置点内,官吏们忙碌地登记信息。当宣布“青壮可报名参军,家属可得抚恤,分给田宅”时,无数精壮汉子激动地涌向报名点。
他们受够了乱世的苦难,渴望拿起武器,保卫这来之不易的安宁,更渴望追随一位仁德的主公,博取功名!
“俺有力气!俺要当兵!”
“我会打铁!我能造兵器!”
“我曾是军中弩手!”
一时间,应者云集。
经过严格筛选和考核,大批素质优良的关中子弟被补充进军队。
这些新兵,饱经战乱,求生欲望强烈,吃苦耐劳,一经正规训练,很快便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赢策军的兵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与此同时,各类工匠也被甄别出来,送入相应的工坊,使得汉中的盐、铁、兵器、农具等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甚至还有几位落魄的关中士人前来投奔,被徐庶量才录用,充实了文官体系。
老弱妇孺则被妥善安置到各地,分给荒地、种子,鼓励他们垦荒种田,或从事纺织等手工业,逐步融入汉中社会。
赢策还亲自前往几个大的安置点视察,慰问流民,承诺“凡我治下之民,必使其安居乐业”。
他的平易近人和坚定承诺,极大地安抚了流民的不安,赢得了衷心的拥戴。
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民潮,在赢策集团高效、仁政的应对下,非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化作了强大的助力。
汉中的人口、兵力、劳动力、乃至声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消息传回关中,更是引得更多百姓心向汉中,暗流涌动。
甚至长安城中,都有士人私下议论:“董卓暴虐,民不聊生;
赢策仁德,百姓归心。
关中天命,恐己南移矣!”
站在南郑城头,望着远方络绎不绝入境的流民队伍,赢策对身边的郭嘉感叹道:“奉孝,昔说此乃天赐良机,今日方知此言不虚!民心所向,便是天命所归!”
郭嘉微笑道:“主公能以仁心待之,以智术用之,方能使祸转为福。如今我军新添生力,人口大增,根基更为雄厚。静观世变之底气,更足矣!”
潜龙在渊,不仅砺剑、积粮、聚财,更在聚人!
赢策的势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只待那东风起,便可扶摇首上九万里!
纵横三国之祖龙再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纵横三国之祖龙再临最新章节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