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精炼甲兵威震邻邦(第1页)
汉中官学的琅琅书声,为赢策的霸业注入了文化的底蕴和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文明的灯火需要锋利的刀剑来守护。
赢策深知,强大的武力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三位军师统筹全局、大兴文教的同时,他从未放松过对军事力量的锤炼。
得益于盐铁之利的充分开发和持续的技术改进,汉中的军工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南郑城外的巨大工坊区,日夜炉火不熄,锤声震天。
新式高炉炼出的优质炒钢、灌钢,被工匠们打造成一件件寒光闪闪的杀人利器。
这一日,赢策率领文武重臣,亲临城西新落成的“武库”视察。
这座武库规模宏大,戒备森严,库门开启,一股混合着钢铁、皮革和桐油的气味扑面而来。
步入库内,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
只见一排排高大的木架上,整齐地悬挂着无数副崭新的玄色札甲。
甲片由百炼钢打造,在从气窗透入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寒光,结构紧密,防护力远胜寻常铁甲。
一旁的地上,堆放着一捆捆制式环首刀,刀身笔首,刃口锋利,刀柄缠着防滑的葛布。
另一边,则是码放整齐的强弓硬弩,弓臂以柘木、角材复合而成,弹性极佳;
弩机结构精巧,望山刻度清晰,射程和精度远超旧弩。
更有堆积如山的箭矢,三棱破甲锥头闪烁着致命的冷芒。
“主公请看,”
负责督造军械的赢五,指着库中一角,那里陈列着几套更加精良的装备,“此乃为云长、翼德等诸位将军特制的明光铠、马槊和宝刀!”
众人围拢过去。
只见那明光铠胸前背后有大型金属护心镜,打磨得光可鉴人,甲叶层层叠叠,防护周全而又不失灵活。
马槊长一丈八尺,槊锋狭长锐利,槊杆以积竹木柲制成,坚韧无比。
宝刀则形制各异,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仿制升级版),张飞的丈八蛇矛(精钢打造),赵云的亮银枪头,黄忠的宝雕弓,无不精致绝伦,杀气逼人。
关羽抚过那冰冷的甲胄,丹凤眼中精光一闪:“好甲!好刀!”
张飞拿起蛇矛挥舞两下,呼呼生风,哈哈大笑:“够劲!这才配得上俺老张!”
赵云、黄忠等人也对自己的新装备爱不释手,跃跃欲试。
赢策满意地点点头,对赢五道:“辛苦了!将士们有此利器,如虎添翼!传令下去,优先为云长、翼德、子龙、汉升西部精锐换装,随后逐步配发全军!”
“诺!”赢五躬身领命。
有了精良的装备,更需要严格的操练来发挥其威力。
赢策对军队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徐庶的规划下,南郑城外开辟了数个大型、功能各异的演武场。
山地演武场:位于秦岭余脉,地势陡峭,丛林密布。关羽部士卒在此练习攀岩、索降、丛林潜伏与突击,要求士卒能如猿猴般在山林间机动。
水战演武场:依托汉水支流,建造了楼船、斗舰。赵云部擅长骑射的士卒,转而练习水上操舟、弓弩对射、接舷跳帮,为日后可能发生的跨江作战做准备。
弩兵靶场:黄忠亲自坐镇,不仅训练固定靶射击,更增设了移动靶、风偏修正、仰角抛射等复杂科目,要将弩兵打造成一支指哪打哪的精确打击力量。
攻坚演武场:张飞部负责攻坚训练,模拟攻城战,练习使用云梯、冲车、掘地道等战术,培养敢死之士。
作者“青简听雨”推荐阅读《纵横三国之祖龙再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综合演武场:进行大规模步骑协同、阵型变幻演练,由赢策和郭嘉亲自指挥,锤炼大军团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