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玄德落魄转投刘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就在赢策于秦岭之南,剑指汉中,意气风发地谋划着他的基业蓝图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幽州大地,却是另一番光景。

蓟城(幽州治所),深秋。

寒风卷起枯黄的落叶,打在斑驳的城墙和行人稀疏的街道上,更添几分萧瑟。

城西一处略显破败的院落,便是朝廷钦命的幽州牧刘虞,安置前来投奔的“同宗”刘备的居所。

院门外,仅有数名老弱兵卒无精打采地守着,门庭冷落。

院内正堂,炭火微弱,勉强驱散着寒意。

刘备独自一人坐在案前,面前摆着一碗早己凉透的粟米饭和几碟寡淡的腌菜。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儒袍,双耳依旧垂肩,双手过膝,但昔日那几分敦厚中隐含的锐气,己被深深的疲惫和愁苦所取代。

他拿起筷子,却久久未能下咽。

目光透过敞开的门扉,茫然地望向西方,那个他魂牵梦绕却又心痛如绞的方向——涿郡。

那里,曾是他编织草鞋、心怀壮志的起点;

那里,曾有他梦寐以求的两位“万人敌”兄弟;

那里,也曾是他以为可以凭借“汉室宗亲”身份和仁义之心,招揽豪杰、匡扶汉室的希望之地。

然而,一切都在那个桃园香案未冷的清晨,彻底改变了。

“关云长……张翼德……”刘备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带着难以言喻的苦涩。

那两张鲜活的面容——关羽的威严忠义,张飞的豪迈勇烈——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他们如今,正追随那位神秘的“赢公子”,在南阳、在颍川,建功立业,声名鹊起!

而他刘玄德,却如丧家之犬,辗转漂泊。

先是投奔师兄公孙瓒。

彼时公孙瓒正与刘虞明争暗斗,对刘备这个名声不显、实力孱弱的“同门”并不看重,只给了他一个虚衔,安置在偏远小城,粮饷时断时续。

刘备空有简雍,糜竺,却无兵无将,只能眼睁睁看着公孙瓒与袁绍争雄,自己却毫无作为。

后来,公孙瓒与刘虞矛盾激化,刘备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深知公孙瓒刚愎自用,难成大事,而刘虞乃汉室宗正,素有贤名,且为政宽和,深得幽州民心。

几经权衡,他最终带着仅存的百余名忠心部曲,以及谋士简雍、家将糜竺等寥寥数人,离开了公孙瓒,转投刘虞。

刘虞倒是念在同宗之谊,接待了他,给了这处院落和一些钱粮,表他为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让他协助安抚流民,但并未授予实权兵柄。

在刘虞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复杂的幽州势力格局中,刘备这点人马和声望,实在微不足道。

“唉……”一声长叹,出自侍立一旁的简雍(字叔至)。

他见主公如此消沉,心中酸楚,劝慰道:“玄德公,且宽心。

刘幽州仁德,待我等不薄。

眼下虽暂居人下,然幽州北拒胡虏,内抚百姓,正是积蓄力量、以待天时之地。”

刘备收回目光,苦笑摇头:“叔至,休要宽慰于我。

刘幽州确是仁德长者,然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如鲜于辅、齐周、魏攸等,皆州郡栋梁,岂会真心重用我等外来客军?

安抚流民……呵呵,不过是打发闲差罢了。”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低沉:“如今洛阳大变在即,天下英雄并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