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第1页)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
假历史
世尊在灵山会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不解,独大迦叶微笑。佛云,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了。
大迦叶传阿难,以下递传,共廿八代,每一代只有一人。第廿八代菩提达摩东来,是为东土禅门初祖。(十一世纪的契嵩有《传法正宗记》,又有《传法正宗定祖图》。
师子比丘以后的几代:
宗密所记《宝林传》
(古本《坛经》)《传灯录》
日本所传契嵩所图
(23)师子(7)婆须密
(24)舍那婆斯(24)师子
(25)优婆崛(25)婆舍斯多
(26)婆须密(26)不如蜜多
(27)僧迦罗刹(27)般若多罗
(28)菩提达摩(28)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到广州,在梁武帝普通八年(527)(《传灯录》)。契嵩考定为普通元年(520)。北去至魏,行化九年而死。
达摩带了传法袈裟东来。传于慧可,以下传授世次:
①达摩
②慧可
③僧璨
④道信
⑤弘忍
⑥慧能
六代相传,皆“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
第五代弘忍和尚,在蕲州黄梅双峰山行化时,有上座神秀“众所宗仰”。又有南方新州来的一个不识字的獦獠,姓卢,在碓房里作工。弘忍和尚要传法,命他的弟子各作一偈,表示各人的见解。神秀作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看了,不很欣赏。过了几天,那个不识字的卢行者也编了一首偈,请人写在壁上。其词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和尚看了大喜,后来在三更唤他去,秘密传授心法并传袈裟给他,叫他赶快南归。是为南宗的“六祖”。
真历史
全无一点经典上的根据。佛教内容有戒、定、慧三部分。其中“定”是禅定,来源甚古。
①印度人最缺乏历史观念,故佛教没有更传,更没有可信的吏传。印度记佛教宗派的史书,如《异部宗轮论》(《十八部论》)并无此说。
②中国有历史记载的习惯,故初期以后即有史籍可稽,如僧祜的《出三藏记集》,慧皎的《高僧传》,道宣的《续高僧传》,都没有佛法传授世系的话。
③八世纪的神会和尚始提出“菩提达摩复承谁后,又经几代?”他的答案是“西国以菩提达摩为第八代”。“据何得知?”‘据《禅经序》中具明西国代教。”
④八代说根据的《禅经》,是东晋末年庐山译出的《达摩多罗禅经》,他把Dharmatrata译作Bodlndharma了!
⑤八代说显然是太少了。旧说佛生于周昭王时(前11世纪),到达摩东来(旧说在梁武帝时),一千六百年中,岂止七八代?所以8世纪下半,起了许多说法。
有廿三代说,廿四代说,廿八代说,廿九代说,五一代说。最后渐渐归到廿八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