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2页)
从此世间恢复了两卷《神会语录》的古本,这是我此行最得意的事!
我到了伦敦,无意之中发现了一卷破烂的写本,尾上有“顿悟无生般若讼一卷”九个字。我读下去觉得很像是一篇读过的文字;读到“如王系珠,终不妄与”,我忽然大悟这是《显宗记》的“如王髻珠,终不妄与”!检出《显宗记》全文细校,始知这残卷果然是向来所谓《显宗记》的古本,前面缺去约三分之一,从“□□不有,即是真空”起,以下都完全。
此残本有可注意的两点:
第一,此卷有原题,叫做《顿悟无生般若讼一卷》。南宗本是“顿宗”,主张“顿悟”;此文中有云:
般若无照,能照涅槃;
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显宗记》“照”作“见”)
又云:
无生既(《显宗记》作“即”)无虚妄,法是空寂之心。
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原卷脱此三字,依《显宗记》补)而真解脱。
可证原题不错。“讼”当是“颂”或“说”之讹。《显宗记》当是后人立的名字,应该改用原题。
第二,上文我引了那几句可疑的话,指出“二十八祖”之说不应出现如此之早。此卷里却没有“自世尊灭度后,西天二十八祖共传无住之心,同说如来知见”二十四个字。此可见这二十四字乃是后人添进去的。这一点可以证明“二十八祖”说的晚出,又可以使我们承认这篇文字为神会之作了。
此卷与《显宗记》传本,文字上稍有异同,我已一一校出了,将来可以发表。(号目Stein468)
从此以后,我们不但添了两卷神会的语录,又还给《显宗记》洗刷去后人添入的字句,恢复了原本,恢复了他的信用,也可以说是替神会添了一件原料了。
四、所谓《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里收有永嘉玄觉和尚的《证道歌》一篇,向来无人怀疑。
但此篇却使我们研究史料的人十分怀疑。为什么呢?旧史都说玄觉是六祖同时的人,曾参谒六祖,言下大悟,六祖留他一宿,明日下山去。故他有“一宿觉”的绰号。六祖死于先天二年(713)。《联灯会要》说玄觉也死于先天二年。《释氏通鉴》说他死于先天元年(712)。《宗统编年》说他死于开元二年(714)。无论如何,旧史都说玄觉与六祖同一年死,或先后一年死。
然而《证道歌》里已有这些话了:
建法幢,竖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
二十八代西天记。
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
后人得道何穷数?
如果《证道歌》是真的,那么,慧能(六祖)在日,不但那“六代传衣”之说已成了“天下闻”的传说。并且那时早已有“二十八代”的传说了。何以唐人作和尚碑志,直到九世纪初年,还乱说“二十三代”、“二十五代”呢?
这回我在巴黎发现一卷子,有“太平兴国五年”(980)的字样,上面抄着各种文件,其中有一件题为:
禅门秘要决
招觉大师一宿觉。
我抄出细读,始知为世间所谓《永嘉证道歌》的全文!后来校读一遍,其中与今本几乎没有什么出入。
我现在还不曾考出“招觉大师”是谁。但我们因此可知此文并不是玄觉所作,原题也不叫做《证道歌》,本来叫做《禅门秘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