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莳花弄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能剧《钵木》讲述佐野原佐卫门尉常世,烧了家中珍爱的盆栽,为装扮成游僧的北条时赖取暖的故事。北条时赖(1227—1263)为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执权,曾微服私访巡游诸国以体察民情。《钵木》是以他的传说所作的故事。

[4]哈伦·拉西德(约764—809)为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哈里发,著名的盛世君王。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5]亚瑟王(KingArthur)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传说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他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6]源义经(1159—1189),平安时代武将,日本传奇英雄。

[7]作者原注:神户近郊的须磨寺。

[8]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渊明爱菊,宅边遍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饮酒》中的名句。

[9]林和靖(967—1028),即林逋,字君复,和靖为仁宗所赐谥号。北宋诗人,40余岁后隐居西湖,结庐孤山。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今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天心文中描写,应引自林和靖《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0]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为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酷爱莲,曾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并著有《爱莲说》。但天心原文意境,很有可能来源于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苏幕遮》——“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1]光明皇后(701—760),姓藤原氏,为圣武天皇的皇后,又名安宿媛、光明子,死后追谥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她是日本书法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书法家,也是日本书法史上第一位女性书法家。她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瑜伽师地论》《般若波罗蜜小品经》《杜家立成杂书要略》以及临书王羲之《乐毅论》等尤为有名。同时,她笃信佛教,国分寺、国分尼寺在全日本的广泛建立,以及著名东大寺的营造都是由于光明皇后的直接帮助才得以顺利完成的。

[12]该和歌应为平安时代僧正遍昭所作。而光明皇后的和歌为:“摘花为佛不为己,献于三世诸佛前。”此处疑为作者混淆。

[13]语出《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意思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作者此处引用,表达死生乃平常事,自然之规律而已。

[14]弘法大师(774—835),法名空海,密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为日本唐密第八代祖师。该句引自弘法大师所作的《秘藏宝钥》,日文原文为“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而根据英文原文应译为:“生,生,生,生,万物生生不息;死,死,死,死,一切无有不死。”

[15]梵天(Brahmā)为婆罗门教创造之神,与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破坏之神湿婆(Siva)并列为婆罗门教三大主神。

[16]拜火教即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7—前6世纪,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是古波斯国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是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所以庙中都有祭台点燃神火代表光明的善神。

[17]相阿弥(?—1525),名真相,号松雪斋、鉴岳,室町后期画家,艺术评论家,诗人,园艺家及茶道、香道及插花艺术大师,日本美术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深受佛教禅宗影响。祖父能阿弥,父亲艺阿弥都是画家和艺术鉴赏家。

[18]村田珠光(1423—1502),日本著名茶师。他推动了茶的民间化,促进了茶与禅的结合,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被后世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

[19]池坊流是日本最为古老的插花流派,约始于15世纪中后期。池坊专应确立了生花的基本形式,是池坊流重要的代表人物,但并非文中所说是池坊的开山鼻祖。

[20]狩野派是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流行于室町后期(15世纪)到江户末期(19世纪),奠基者为幕府御用画师狩野正信。狩野派将大和绘(即唐代重彩画)和汉画(宋元水墨画)结合起来,并与通俗题材相结合,从视觉效果出发,强调写实性画风。其子狩野元信更发展出配合书院造建筑的日本障壁画形式。

[21]织田有乐(1547—1621),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的武将与茶师,织田信长之弟。师从千利休学习茶道,利休七哲之一,开创了茶道有乐流。

[22]古田织部(1544—1615),名重然,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的武将、茶师、陶艺家及庭院造景家。利休七哲之一,开创了茶道织部流。利休逝世后,在秀吉的任命下成为茶头,登上茶人的最高地位。

[23]光悦(1558—1637)即本阿弥光悦,号德友斋、大虚庵,在茶道、书画、漆艺、陶瓷工艺、刀剑鉴定等多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24]片桐石州(1605—1673),名贞昌,是德川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老师。他制定了武家茶道的规范《石州三百条》,开创了茶道石州流。

[25]狩野山雪(1589—1651),狩野山乐养子,又名平四郎,号蛇足轩。江户前期画家。

[26]狩野常信(1630—1713),狩野尚信长子,通称右近,号养朴、古川叟,为狩野派的一代宗师。

[27]浮世绘,为一种日本的风俗画,以描绘肖像、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为主题。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代表画师有铃木春信、东洲斋写乐、歌川广重与葛饰北斋等。

[28]四条派,由居住于京都四条的松村吴春(1752—1811)所创立的画派,该派在幕府末期和明治时代的京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9]里村绍巴(1524—1600),原姓松村,南都人,足利末年著名的连歌师,曾学茶于利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