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鸡群受难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然,国王的诏书我都看到了。再说我的堂兄列那,你看他看到我们都没有想抓,我猜他一定是洗心革面了,我们也要给他改正的机会啊。别说这个了,我们快到前面的草地上去吧,那儿虫子呀,谷子呀多得是,咱们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

他的话说完,赢得其他鸡的一片欢呼。

叫天晓昂首挺胸地在前面带路,他的十四个孩子也在队伍里,小鸡们个个神采奕奕。[7]

他们太兴奋了,因为他们从出生后就一直跟爸爸妈妈生活在鸡圈里,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回他们终于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啦!

就在一家子鸡昂首阔步朝前走的时候,列那悄悄坐在一丛矮树的阴影下,偷偷观察着他们。

一只大胆的小鸡朝列那走过去,列那“不负众望”,一口就把他给吃了。列那的动作太快了,没发出任何声音,因此,谁都没有看到这一幕。[8]

接着,又有几只胆大的小鸡跑过来了,每次都被列那一口吃掉,连根羽毛都看不见。

玩了一会儿,叫天晓觉得他们该回家了。但是当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几只鸡妈妈发现了问题。

她们的孩子去哪儿了?

鸡群顿时骚乱一片。

叫天晓急得团团转,众鸡马上四散开来。他们呼喊着失踪小鸡的名字,但根本没有回音。

看到鸡群乱成一团,列那索性不再装了,他使出浑身力气向鸡群冲过去,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又有几只鸡遭了殃。[9]

鸡被吓得发出凄惨的叫声,叫声惊动了农场里的人。他们马上牵着狗过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列那一看情况不妙,叼起一只鸡,想带回去给艾莫丽和狐狸崽子们吃。

可列那的肚子太圆了,鼓溜溜的,根本跑不动,很快就要被猎犬追上。此时,他灵机一动,拐了个弯,躲进修道院里。

看着猎犬原地打转,找不到他,列那满意地松了口气:要不是他机灵,差点儿又被猎犬逮住了,这真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啊!

阅读赏析

本章故事是对上一章的延续。列那对农场里的鸡群念念不忘,于是再次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无巧不成书,这一次,他的对手依旧是那只大公鸡叫天晓。可惜,经过上次在列那手里侥幸逃生后,叫天晓并没有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反而再次被列那的谎言所欺骗,甚至搭上了几只小鸡的命。我们在感叹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生存艰难的同时,也对那些深处底层的小动物感到同情。

阅读延伸

1。请你分析一下大公鸡叫天晓再次落败的原因。

2。为什么小动物非常相信“和平诏书”?

[1]叙述这段叙述再次表达了列那的性格特征——执着。哪怕遇到困难,列那也要迎难而上。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动物世界里市民阶层生存艰难的现状。

[2]语言描写一个“踏”字用得很妙,动感十足,表达了列那坚定的前进步伐和一定要逮到小鸡的心理状态。

[3]动作描写再次见到列那,叫天晓心有余悸,差点儿吓得魂飞魄散。动作描写十分准确。

[4]心理描写对叫天晓左右摇摆的心理描写不免让我们推测出他又要上当了,因为列那最擅长对意志不坚定的人进行洗脑式说服了。

[5]语言描写为什么叫天晓这么容易上当呢?一是性格所致,骄傲自大,又容易轻信别人;二是在列那所在的动物世界里,鸡是底层动物,胆小怕事的叫天晓畏惧处于食物链上层的列那,所以只要列那说和平共处,他就愿意相信。

[6]比喻、语言描写叫天晓害怕列那,希望与列那和平共处,这是因畏惧产生的本能反应;他喜欢对其他鸡发号施令,是欺软怕硬的性格所致。

[7]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这里叫天晓带着小鸡们去吃虫的场面被作者描绘得雄赳赳气昂昂,表达了欢快的气氛。

[8]叙述这个谁都没有注意到的一幕就这样真实地展示给读者,我们站在第三方视角看着列那和叫天晓之间的较量,最后以叫天晓失去更多小鸡告终。

[9]叙述为了食物和生存,列那眼中没有一丝犹豫,十分狠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