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麻雀被忽悠了(第2页)
列那狡辩说:“我亲爱的朋友,我想你误会了,我可没把他们吃了,时间那么短,我哪能那么快就把他们吃光呢,他们是飞走了。”[6]
“你胡说!他们的翅膀还没长起来,根本不会飞!列那,你不要再说谎了!”
列那继续狡辩说:“如果你不相信我,我可以带你去见他们啊。”
“好哇,我正打算飞下去啄瞎你的眼睛,你给我等着!”
“亲爱的特路恩,你怎么能不信我的话呢,我们可是朋友啊,这样吧,你快下来,我这就带你去见你的孩子们。”
“他们真的还活着?”特路恩问。
列那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说:“我这可是在帮你啊,你想啊,现在他们再也不必忍受**的痛苦了,你也不用伤心难过了,这不好吗?我以为这是为你好,你会开心的。好吧好吧,我太撑了,需要做些运动消消食,如果今后你再有什么痛苦,一定要记着找我啊,我随时欢迎。”[7]
列那说完,优哉游哉地走了。
可怜的特路恩望着列那的背影绝望地痛哭,她好后悔,为什么要听信列那的话,为什么要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为什么自己这么愚蠢!
“我可怜的孩子们啊,是我害了你们,我发誓一定要替你们报仇!”特路恩哭了好一会儿后,擦干眼泪,打算去找她的朋友帮忙。特路恩认为,那些好朋友曾经得到过她的帮助,应该是知恩图报的。
然而,令她失望了。
她的好朋友们一听说她要报仇的对象是列那,一个个都害怕极了,恨不得赶紧消失。
只有一个朋友表示愿意帮忙,可如果没有好的计划,硬碰硬他们是不可能成功的,说不定还会把自己的命搭上。
他劝特路恩放弃报仇,说下次千万小心,不要再进了列那的圈套。特路恩失望极了,也彻底想明白了,这些朋友没有一个会帮她的,他们都害怕列那。
特路恩伤心地离开,她会放弃报仇吗?[8]
阅读赏析
本章里,单纯善良的麻雀特路恩因为轻信了列那的谎言而失去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这令她痛不欲生,并发誓要报仇。在《列那狐的故事》里,列那代表着新兴的市民阶层,他为了果腹,为了利益,对麻雀等底层民众强取豪夺,不择手段。可以说,本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批判了中世纪欧洲社会风气败坏,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作为底层民众的特路恩单纯善良,热情坚强,她会就此放弃复仇吗?本章结尾处,作者抛出了问题,这是悬念的写法。悬念的本质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而设置的写作技巧,包含“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面有“设悬”,后面必有“释悬”。所以,我们可以一起期待一下后续的故事。
阅读延伸
1。你如何看待新兴市民阶层和底层民众之间的斗争?
2。特路恩会选择复仇吗?以她的能力,她能成功复仇吗?
[1]语言描写如何写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当时的场景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这里的对话充分显示了特路恩性格单纯热情,她对列那毫无防范之心。
[2]叙述、语言描写列那最会装模作样说谎话骗人了,他的一言一行几乎逃不开这些。
[3]语言描写在列那所处的动物世界,麻雀是底层小动物,在她眼中,列那是新兴市民阶层,又是个能智斗大灰狼、见多识广的“大人物”。
[4]语言描写列那知道如何让特路恩上当。对于一只没有见过世面又轻易相信别人的麻雀来说,吹嘘自己去过远方并能治好他国王子的经历,必然会让特路恩深信不疑。
[5]叙述一个省略号,省略了残忍的画面,读者也深知麻雀将永远失去她的两个孩子了。
[6]对话对话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我们写对话时,也要根据人物性格特征来写。显然,列那吃掉了特路恩的两个孩子,还不愿承认。而此时的特路恩,也终于明白了列那是个十恶不赦的骗子。
[7]对话、动作描写特路恩太伤心了,哪怕知道列那可能在骗她,还是忍不住问出“他们真的还活着”这样的问题,真是让人心碎。而列那心满意足地拍着自己大肚子的动作描写让人气愤至极。
[8]悬念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又不能马上知道真相或底细的情景设置。作者在本章结尾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