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003(第4页)
不管欧战对中日战争有何影响,不管远东的国际阵容有何改变,中国还是会坚定的作战下去的,再作战好几个月,或者好多年,一直到敌人为经济衰竭所困,为军事深陷泥泞无法自拔而愿意接受一个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列位当还记得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欧战休战时,德军还占有比利时和法国的很大部分土地,但是德国是被打败了。
假如爱好和平而目前正供应日本铁、石油、铜、镍、棉花与其他物资的国家能够有效的实施对日禁运的话,日本会更迅速的崩溃下来的。日本处在今日经济的困境中,只要用外力加强对日的压力将是非常有效的。
在结论中,我免不了再一次的引述蒋委员长在十一月十二日的演词。他说:“欧战在中日战争已进行了廿五个月后发生是一件幸运的事。”“日本今日无疑的想从欧战乘机混水摸鱼。可是日本陷在中国泥淖中无法自拔,因此大大的削弱了其用侵略武力威胁世界的力量。”
由这方面看来,中国在这三十个月来,可以说是为文明和爱好和平的世界作战。这是中国抗战更大的历史意义。
我们自然都很关心将来,很关心此次战争的结果及战后的和平。我们相信在对抗共同敌人的共同战争里,同盟国将获全胜。
我们作战的目标,同盟国伟大的领袖们已说得清清楚楚了。
我想把《大西洋宪章》的八条原则总括讲一讲,罗斯福总统曾说《大西洋宪章》非特适用于大西洋沿岸各国,而且适用于全世界。这八条原则的大意是:(一)不得有领土或其他的扩张,(二)不得有与当地有关人民自由意志相反的领土变迁,(三)各民族对其政府之形式有自决之权,以前被人用武力剥夺自主权之民族亦应予以恢复,(四)各国贸易平等,繁荣经济所需之原料,各国平均分配,(五)经济方面各国合作,以改良劳工生活及建立社会安全,(六)建立和平,俾各国在其国土内得安居乐业,各地人民皆可自由生活不感恐怖及缺乏,(七)海洋自由,(八)各国放弃运用武力,在广泛永久之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以前,凡侵略或可能侵略别国之国家皆解除武装。
这个联合宣言在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签订,表示二十六国都愿全力实现共同的高尚目标和原则。这是贵国敝国以及在这次共同战争中我们所有盟国大家都接受的目标。
战后和平及新的世界秩序,究竟如何实现,系于各国领袖的识见、智力和努力,也系于各国人民给予其领袖的支持与拥护。所以未来的情形如何,全视世界上各国人民之努力而定。
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想把第一次大战的历史教训,来说明将来和平和我们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我相信只要研究一下威尔逊和平计划失败的原因,就可想到罗斯福邱吉尔世界和平计划的成功很有可能。
我想学历史的人都同意威尔逊计划的失败是由于几个基本的历史原因,幸而这几个因素现在都不存在了,即令存在,力量也大大减少了。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和德国作战的盟国之中,有日本及意大利,这个同盟不能使威尔逊的理想有所收获,在此次战争中,国际间的同盟分得清楚而合理。大体讲来,同盟国家虽则民主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都是和平与爱好和平的国家,所有的侵略国家也全都联结在一个理想之下。第二、这次的战争开始时,就清清楚楚的有一种对抗强暴侵略为国家自由而战的普遍性,而且在同盟国间,没存什么扩张领土的企图。第三、一九一九年的世界对于威尔逊的原则没有了解与接受的准备,一九一八年的休战早得出乎意料之外,所以就是最智慧的人也没有时间好好准备以后的庞大工作。
比起上次对威尔逊计划心理上精神上没有准备接受的情形,现在我们对未来可以抱更大的信心和乐观。许多非难威尔逊计划和政策的人,也给这次的战争震惊了,他们对理想的原则已比较谅解,比较赞同了。
而且时代也已改变,实际上欧洲或其他地方已没有中立国,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已无情的给侵略者所**。最大的海洋,也不能保障以前的孤立国家。世界上最强的美国,也受人攻击,而且遭受历史上未有的打击,这种情形带来了对世事更现实的新看法,凡事要从痛苦的经验才能学习聪明,世界上事物大都如此。
关于这,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罗斯福总统的演说,曾经特意提出,他说:“我们决不可忘记我们所学到的东西,这是我们对死者的责任,也是对他们及我们的孩子们的神圣责任。我们所学到的是:在恶棍主义原则统治下的世界,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决没有所谓安全。对于那些暗中偷袭,不通知就攻击的强暴敌人,就无所谓坚固的国防。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和人家划分得很清楚的半球,也不能免于受人的袭击,我们不能把地图上的距离来衡量安全。”
洞悉了这些无可否认的事实后,我们就相信实在需要建立和平,建立各国在其国土内安居乐业的和平。这种心理变化,也许会随战事的进展而增加,而且也许可以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谋和平的政治家扫除障碍。
这几点历史的教训,使我对《大西洋宪章》上所规定的未来和平计划更抱有实现可能的希望。但是工作是庞大的,还有许多工作要靠大家去完成,造成完全了解世界祸害的空气,以及提出拯救的办法。
日本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在十多年前。那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夜晚,日军突然攻击中国的沈阳城,并加以占领。从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六年期间,日本在中国很多地方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其侵略战争。但大规模的战争却是在一九三七年七八月间爆发的。
因此中国为本身的自由和独立作战断断续续的进行了十多年,但是在最近五十五个月里才是全面的和不断的进行着。
或许你们会问我说,中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怎么会有办法对一个强敌抵抗了那么长久的时间呢?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有四年半之久,大家认为是一个现代的奇迹,我将利用分配给我的这段时间内向列位解释促成这个奇迹的因素。
一、空间。
二、数量。
三、历史性的关系。
四、内部的重建。
五、外援。
第一是空间,中国承袭了一大片可以行动自如的空间。经过十年断断续续的战争之后,特别是经过了四年大规模战争之后,我们的敌人只可称是占领了中国十分之一的领土。蒋委员长曾告诉世界人士说,中国抗日的战略原则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中国之所以能够使日本侵略者陷于泥淖中而获得四年的时间最重要的因素是空间。这个空间的因素可以由希特勒在几个月内闪电的占领十多个欧洲国家的事实得到充分的了解。那些西欧、北欧、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之所以会一个一个的陷入敌手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足够的空间来换取时间。最近苏俄能够成功的抵抗德军装甲师团的猛攻,重新又给我们一次证明,抵拒闪电战术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时间,而时间只能用大片的空间和众多的人力来换取到。
第二个因素是数量。那就是庞大数目的人口为供应作战人力真正的和潜在的来源。这几年来,中国在面对着拥有优秀机械化部队的敌人时曾受到了军事上很大的挫折,但是由于我们数量上的优越,使敌人永远没有办法包围或捕取到中国任何大军团。而我们能够利用所争取到的时间来训练愈来愈多的师团与军官,所以日军高级指挥部人员才会说蒋委员长至少还有三百万经过训练的军队在他的麾下。这就是说,甚至敌人都承认现在中国军队的数量是比四年前战争爆发时还要大,而且这个数量还没包括大量的游击队在内呢。我们充满信心的相信一个拥有七千万人口的日本绝对无法征服一个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
第三个因素是我们历史性的全国的团结。你们常听到人家说中国是因为日本侵略和这些年来的战争才团结起来的,这句话是不确实的。这样一个奇迹是没有办法用这么短的时间来促其实现的。我们可以坚决的说,中国全国团结是二十一个世纪的努力所达成的。中国在公元前二〇〇年团结成为一个帝国,在最近二十一个世纪半的时间中有几个短时期的分裂局面,和遭受外来的侵略。但是大体上说起来,中国曾在一个帝国,同一个政府,同一个法律制度,同用一种文字,同一个教育形式,和同一个历史文化之下继续不断的生存二十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这个团结着的国民生活之延续是任何其他种族、国家、或洲陆所无可与之比拟的。外国观察家写的往往是关于中华民国建立后的二十年,而他们不能了解中国的内部虽然有政治纠纷,但其背后仍有国家团结基本的感情,更不能了解此种团结的一贯性,现在把全国连起来的就是这种长久历史性的团结感,一个力量激动起人民为抵抗侵略拯救国家而英勇的作战下去,在他们逆境与苦难中安慰他们,使千千万万人有耐性的忍受着非常大的屈辱与痛苦,使他们相信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他们具有长久历史的祖国的,使他们永远不灰心气馁的,正就是这个历史性的团结感。
在这方面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建造铁路和公路以连系中国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在最近十年中建造了一个广大的汽车公路网,其中包括通往俄国横贯大陆公路和通缅甸的滇缅路。最近《纽约时报》的窦定(F。TillmanDurdin)从缅甸寄来的报告说到滇缅路工程的奇妙。我从他的电文引述几句话给列位对于中国在内地交通方面的成就有个了解,窦定先生说:“没人真正描写过滇缅路。这条几乎全用人手造成的路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而且毫无怀疑的是现代最伟大公路建设的奇迹。这公路在似乎无法可通过的一万八千尺的山岭上,蜿蜒通过三千尺深的峡谷。有些部分是从山边凿刻出一条路出来,下面是好几千尺深的山谷。南部通过的是世界上疟疾肆虐最厉害的地区。”
在内地建造现代工厂的步骤也是同样重要的。就在战争爆发前后不久,政府断然采取步骤拆掉四百多座工厂,并把各工厂的机器和设备迁移到内地,其中包括机械工厂、金属物品制造厂、化学工厂、纱厂、面粉厂与造纸厂。政府协助搬运机器的重量总共是七万多吨。此外,熔炉炼铁炼钢炉以及其他钢铁工业所必需的有关物资也运往内地。为了应付在内地计划工业的需要,政府也把开矿设备包括起重机、抽水机,以及其他机器从河南大矿区运到西南各省,以便能有转为现代化的设备开采煤矿。从矿区运往内地的这些物品以及运往内地的熔炼金属的火炉,大约总是五万吨。政府除了搬运工厂外,也设立了几个新工厂,包括电解铜厂、电器设备工厂和机械工厂等,这些新工厂的设备重量总共是一万多吨。
迁往并运往内地的三种机器重量共是十三万吨。这个重量对于有机器思想的美国人是不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记得这十三万吨的机器是用最原始的运输工具所搬运的,——多数是背负在人的肩背上搬运的。
搬运这些工厂在一个前此都不曾有过工业的内地设厂,然后开工生产;一共花了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工厂分布在广大的内陆,有些工厂已经遭受轰炸,但是多数都完整无损。也就是有了像奇迹一样的搬运了那些工厂才能制造出用以抵抗日军的武器,供应我们浩大战争机构物质的需要,开采新旧矿区的矿藏,和生产化学物品、纺织品、面粉、纸张,以应自由中国人民的需要。
最后,但是绝不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国际对中国的援助。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几年中作战是因为我们能获得外国朋友们给了我们重大的援助,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辞。这几年中我们不断的得到了苏俄、英国、美国和崩溃前的法国用种种方式给我们的援助。这些援助有各种形式,有时候是医药器材和难民救济的自动贡献,有时候是政府或商业贷款,有时候是贸易方式售卖军事物资的办法,有时候是政府对我们货币的支持,有时候是维持我们对外交通和运输进出口物资的空中与商业通道,以及有时候是采取对我们敌人物资禁运的方式。
所有这些援助的方式对于我们作战的力量都是同样重要的。举个例来说,英美一齐帮助安定中国货币安定价值和他们直接给我们物资的援助是同样重要的。我们朋友在我们海路通道全给切断的三年中,努力维持我们对外界的运输与交通线是特别重要的事,经过苏俄横贯洲陆的通道一直维持到今日,均畅行无阻。在战争早期,香港是运输我们作战物资进来最重要的港口,一直到最近,香港几乎是我们空运的唯一港口,一直到法国崩溃时为止,法属安南的海防港至中国云南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后门。在最近几个星期,全世界正以最大的兴趣和关怀注视缅甸战场,他们充分了解滇缅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这条路是中国通往海口并从外国输入作战物资唯一留存的后门。
至于经济与物资的援助来说,美国根据其援助抵抗侵略国家的政策所给予的援助不但始终一贯的,而且是十分慷慨的。美国政府从一九三八年至最近给予的五千万美元之钜的借款之前,一共借给中国一亿七千万美元。并且根据一九四一年三月租借法案在最近十个月间给予了中国很多的物资援助。
但是援助中国抑制我们的敌人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步骤,乃是美国政府对日本有效的经济禁运,而且在去年七月初大英帝国与荷属东印度群岛也起而支持这个禁运政策。那时美、英、荷下令把其境内的日本资产冻结,把各级汽油置于禁运之下,实际上各该国与日本的商业与运输的交往已呈完全停顿的状态。
抵抗日本侵略最有效的经济禁运全面施行的时间,仅是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去年十二月间对英美在太平洋前哨地带发动诡诈突袭之前四个半月的时间。这些野蛮的突袭以另一种意义来说,乃是侵略者对于这种经济武器的效力致最高的敬意。我相信这个经济因素在最后打破欧亚国际匪徒的主力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大的效果。
中国单独作战了四年半之后,就这样的突然发现自己正和二十五个新盟邦并肩作战,其中包括世界三大强国。
国际情势的突变已经使得我的人们在精神上与士气上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中国军队最近在长沙和鄂北战场的大胜利,就是最好的例子来证明国际新联合体对于自由中国作战力量所引起的影响。
上述的就是形成中国作战力量的五个主要的因素。我们还有很广大的空间。我们还有很多的人力,我们国家团结的历史意义,受到了火和血的新洗礼之后,比从前愈益坚固,不可动摇。我们内部的经济与工业重建工作,每个月都显露出更多更好的效果。更有进者,中国抗战的第五十四个月的第一天,整个国际情势突然变成对中国有利,对我们的敌人不利;中国不再是单独作战,而是“拥有六大洲绝大多数人口”的二十六个国家“军事与经济的全部力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