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材能第五(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材能第五

材能大小,其准不同,

量力而度,所任乃济。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著有《道德经》,涉及不少管理用人的名言,其中有“善用人者为之下”,大意是说善用人者要有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境界,这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观点十分吻合。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夫人材犹器,大小异,或者以大鼎不能烹鸡,喻大材不能治小,失其名也。)夫能之为言,已定之称;(先有定质,而后能名生焉。)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

有的人说,人的才能能大用就不可以小用,就像能容纳一头牛的鼎不能用来煮鸡一样。我个人认为这个言论是错误的,既然已经是才能了,已经确定下来了,怎么只有大才能,而没有小才能呢?

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宽者弘裕,急者急切。)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宜治大,急切宜治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切则烦碎,事不成。)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弘裕则网漏,庶事荒矣。)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明能治大郡,则能治小郡;能治大县,亦能治小县。)

所谓的才能有大而没有小,这样说是因为人的性情有宽缓和急躁。性情有宽缓和急躁,所以所适合做的事情也有大小之分。性情宽缓的人,适宜治理国家,让下级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完成功业。性情急躁的人,适宜治理县邑这样的地方,他在处理大小事务的时候都会亲善亲为,做得错落有致。然而,国家和县邑相比也只是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已。

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能大而不能小,仲尼岂不为季氏臣。)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鼎能烹牛,亦能烹鸡;铫能烹鸡,亦能烹犊。)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但有宜与不宜,岂有能与不能。)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文者理百官,武者治军旅。)

从治理范围的大小和性情的宽缓急躁来说,有的才能适合治理大地方,有的才能适合治理小地方,而不应该说有的才能可以大用而不可以小用。至于鸡和牛来相比,也只是体积的大小而已,那么鼎也会有相应的大或小。一个大鼎,如果能用来容纳牛,自然也可以用来煮鸡。所以,一个人能治理范围大的国家也一定可以治理范围小的县邑。由此可知,每个人才都有他发挥才干的地方,而不可以用才能的大或小来区别划分。

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修己洁身,总御百官。)有立法使人从之之能,(法悬人惧,无敢犯也。)有消息辨护之能,(智意辨护,周旋得节。)以德教师人之能,(道术深明,动为物教。)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云为得理,义和于时。)有司察纠摘之能,(督察是非,无不区别。)有权奇之能,(务以奇计,成事立功。)有威猛之能。(猛毅昭著,振威敌国。)

人才的类型各不相同,相应的才能也各不相同,有洁身自好,敢于担当责任的人才;有建立法度,使人服从的人才;有平息争执,管理人际的人才;有礼仪教化,安定人文的人才;有责备查问,奉命出使的人才;有检查是非,改正错误的人才;有权衡利弊,标新出巧的人才;有勇武刚强的人才。

夫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是故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其身正,故掌天官而总百揆。)

人的能力取决于不同的资质,资质不同,人的能力就有所不同,所适合担当的职务也有所不同。所以,具有洁身自好能力的,是清正廉洁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冢宰的官职,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会施行清正的政令。

立法之能,治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法无私,故掌秋官而诘奸暴。)

具有建立法度、使人服从能力的,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司寇的官职,治理国家的时候则施行公正的政令。

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计虑明,故辅三槐而助论道。)

具有谋略能力的,是变通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三公的副职,治理国家的时候则施行灵活变通的政令。

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智意审,故佐天官而谐内外。)

具有人情世故能力的,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辅佐冢宰的官职,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则施行内外和谐的政令。

范蠡(前536~前448),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交甚深,后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后范蠡留书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结果文种被害,而激流勇退的范蠡得以保身。

行事之能,谴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佐;为国,则督责之政。(辨众事,故佐秋官而督傲慢。)

具有检查事务,责备问断能力的,是礼仪谦让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司寇的官职,治理国家的时候则施行督察职责的政令。

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伎能巧,故任冬官而成艺事。)

具有机敏狡诈,权术应变能力的,是技巧工艺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司空的官职,治理国家则施行技艺巧工的政令。

司察之能,臧否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师氏之佐;为国,则刻削之政。(是非章,故佐师氏而察善否。)

具有监察司法能力的,是褒善扬恶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藏否的官职,治理国家则施行苛责严峻的政令。

威猛之能,豪杰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将帅之任;为国,则严厉之政。(体果毅,故总六师而振威武。)

具有威猛勇武能力的,是豪迈的人才;在朝廷做官,可以担任将帅的官职,治理国家则施行严整威武的政令。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譬饴以甘为名,酒以苦为实)故长于办一官,(弓工揉材,而有馀力。)而短于为一国。(兼掌陶冶,器不成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