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次银行危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三次银行危机

“1929年10月股票市场的暴跌,只不过是经济衰退的一个开端,这次衰退毫不受阻地一直持续到1933年春季。”正如哈罗德·福克纳在他的著作《美国经济史》中所说的那样,当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极端时,这种恐慌将不可避免地冲击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银行会最先受到冲击。

银行倒闭几乎是股灾必不可少的现象之一,在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之后,美国的银行业也陷入危机。

股灾是如何传导到银行系统的?原因有很多,在不同环境中每种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小不尽相同。本书不是学术研究,下面列举几种逻辑,就算抛砖引玉吧。

在大崩溃之前,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贷款比重的变化。1914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额中商业贷款占比为53%,约三分之一为证券贷款。1916年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向农场的土地及地上建筑发放5年以上的贷款;1927年以后,《麦克法登法案》允许而且鼓励商业银行向证券领域发放贷款,允许分期付款金融公司发放消费贷。到了1929年,商业贷款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45%,证券贷款的比重上升到了38%。

从本质上看,银行是经营管理风险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是其盈利的根本手段。银行吸收了储户的存款,再将其发放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通过承担贷款人的信用风险,获得存款与贷款的差价。因此,银行贷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水平和盈利能力,甚至关乎银行的发展和生存。

商业贷款主要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资产、经营有一定要求,因此商业贷款属于相对优质的贷款。与商业贷款相比,证券贷款主要是指以证券为抵押品发放的短期贷款,不确定性程度更高,风险更大。举个简单的例子,1万元的证券抵押5000元,证券价格一旦价格下跌50%,银行将面临本金亏损的风险。事实上,不用价格下跌到50%,银行就将面临亏损的风险。

在证券价格上升时期,价格的不断上涨掩盖了证券贷款业务潜在的风险。一旦价格下跌,风险将彻底暴露,并在极端情况下由抵押人转移至银行。

20世纪30年代的大崩溃首先是从股市开始的,成千上万种股票价格**,价格不但拦腰折断,甚至更低。此时,作为抵押品的股票价格大幅缩水,不但跌破了银行的风控底线,而且像恶魔一样将风险迅速传导至银行,将成千上万家从事证券抵押业务的银行一同拖入地狱之门。

其次,银行投资业务的失败。混业经营是美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尽管在当时银行起初并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但随着监管的放松和巨大利益的**,银行使尽浑身解数去分股市上涨的一杯羹,其中最重要的分羹方式就是投资业务。

在所有贷款业务中,投资所占的比重在1914年时为29%,到了1919年达到了42%,虽然之后有所回落,但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这个比重始终在40%左右。

从品种上看,银行所持有的证券种类逐渐丰富。商业银行成为“一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实际持有者。为了获得战争融资,美国联邦政府向民众发行战争债券,但认购债券的民众又将其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于是,商业银行成了政府债券的实际持有者。1922年之后,州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外国政府的债券和股票纷纷成为商业银行的抵押物。债券种类的丰富,实际上也在降低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发行、承销债券,但其旗下的证券承销和发行机构,先是发行债券,然后发行股票,从而使商业银行成为事实上的承销商和经纪商,进入混业经营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银行以多种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大牛市的有力推手。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开展投资信托业务,催生了如雨后春笋般的“投资银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市场炙热如火,商业银行能赚得盆满钵满;寒风瑟瑟,细雨沥沥,覆巢之下无完卵,商业银行也不能独善其身,投资收益将陡转直下,甚至发生严重亏损。

再次,是信贷质量的下降。一方面,融资方式的转变让最优秀的企业通过股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而不再是向银行借款或者通过银行发行债券融资。在无线电广播行业、航空业和电影产业风生水起时,银行错失了这些优质客户和业务。另一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进行借贷的企业在这个时期的违约率很高。在乐观预期下,抵押品的价值被大大高估,企业疯狂扩张、大举借贷,是导致违约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针对城市住宅和商业地产发放贷款比较多的城市抵押贷款业务的违约率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每年平均为此前的4倍多,发放贷款的总量则是此前的8倍多。[1]

存款和贷款几乎可以说是商业银行的左膀右臂,信贷质量的下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机能,改变了它的资产结构,从而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最后,竞争导致商业银行的数量多、体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低。在美国东海岸和北部工业区的商业银行更加靠近汽车、钢铁等产业和证券市场,更容易盈利,实现快速发展。而南部的银行远离工业区,发展速度缓慢,很容易被兼并。

反“托拉斯”的政策要求“细碎化”,加上各州银行和联邦银行系统的你争我夺,降低了银行的准入门槛,大量中小银行出现。

尽管在大崩溃之前,美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兼并重组,数量从1921年的30000家降低了六分之一,但到了1929年崩溃前夕仍有高达25000家商业银行,而这些倒闭的银行中,大多数资本金不超过25000美元。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存活下来,但极低的资本金使它们瘦弱的躯体根本经不住狂风暴雨的摧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