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大,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祖父说骑不得。

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

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它们抖擞着毛,一出来就连跑带叫的,吵的声音很大。

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子在地上。

于是鸡啄食的声音,咯咯的响成群了。

喂完了鸡,往天空一看,太阳已经三丈高了。

我和祖父回到屋里,摆上小桌,祖父吃一碗饭米汤,浇白糖,我则不吃,我要吃烧苞米,祖父领着我,到后园去,趟着露水去到苞米丛中为我擗一穗苞米来。

擗来了苞米,袜子,鞋,都湿了。

祖父让老厨子把苞米给我烧上,等苞米烧好了,我已经吃了两碗以上的饭米汤浇白糖了。苞米拿来,我吃了一两个粒,就说不好吃,因为我已吃饱了。

于是我手里拿烧苞米就到院子去喂大黄去了。

“大黄”就是大黄狗的名字。

街上,在墙头外面,各种叫卖声音都有了,卖豆腐的,卖馒头的,卖青菜的。

卖青菜的喊着,茄子,黄瓜,荚豆和小葱子。

一挑喊着过去了,又来了一挑;这一挑不喊茄子,黄瓜,而喊着芹菜,韭菜,白菜……

街上虽然热闹起来了,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满院子蒿草,草里面叫着虫子。破东西东一件西一样的扔着。

看起来似乎是因为清早,我家才冷静,其实不然的,是因为我家的房子多,院子大,人少的缘故。

那怕就是到了正午,也仍是静悄悄的。

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注释】

[1]蒿草:一种野生植物,黄绿色,有特殊气味,可入药,成草高约1。5米。

[2]潮虫:又名鼠负,节肢动物,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3]大花:东北地区方言,指木构房屋的横梁。

[4]漏粉:将淀粉类粮食打碎成粉,用水调制成浆,经多孔筛漏入沸水中煮熟,制成粉条。

[5]五更天:即《叹五更》。原为中国古调,后被一些无行文人改词,教青楼女子习唱。

[6]大柁:木构房架前后两个柱子之间的大横梁。

[7]马梁:木构房屋的副梁部分。

[8]梆子:一种乐器。用竹子或挖空的木头制成的响器,初用于巡更,后随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

[9]秦腔: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

[10]胡琴:源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该乐器发音柔美,音色动听,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11]眼气:中国东北地区方言。指看见美好的事物极为羡慕并想得到。

[12]团圆媳妇:即童养媳。中国旧时穷人家将家里养不起的女孩子变相卖或送给有男孩的人家做媳妇,实际上就是让所谓的夫家去抚养孩子。等女孩长大了,夫家让此女孩与其子圆房(结婚),故此叫团圆媳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