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二 香事别录下(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安南贡香

安南贡熏衣香、降真香、沉香、速香、木香、黑线香【黑线香:这里黑线香是就木质花纹而论,不是现在所谓“线香”。】。(《一统志》)

[38]黑线香:这里黑线香是就木质花纹而论,不是现在所谓“线香”。

瓜哇国贡香

瓜哇国贡香有:蔷薇露、琪楠香【琪楠香:参见前“奇蓝香”条。】、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木香、乳香、龙脑香、乌香【乌香:不同时代所指有所差别,明代有人以为即是宋代亚悉香、当时的唵叭香。《通雅·植物》:“笃耨、亚悉、龙涎、迷迭、艾纳,西国香也……亚悉,或曰乌香、盖今之唵叭也。明代所指“唵叭”参见前“亚悉”、“唵叭”条解释。后来乌香又用来称呼鸦片,导致晚近学者以为明代乌香皆为鸦片,明代鸦片确已传入我国,但多依外来语称合甫融、阿芙蓉等,或有以乌香称鸦片者,但是大多情况下,乌香仍然指的是一种香材而非鸦片。这里是明代文献所载,关于宋代“乌香”,参见后面宋代香方中“乌香”的解释。】、黄熟香、安息香。(同上)

[39]琪楠香:参见前“奇蓝香”条。

[40]乌香:不同时代所指有所差别,明代有人以为即是宋代亚悉香、当时的唵叭香。《通雅·植物》:“笃耨、亚悉、龙涎、迷迭、艾纳,西国香也……亚悉,或曰乌香、盖今之唵叭也。明代所指“唵叭”参见前“亚悉”、“唵叭”条解释。后来乌香又用来称呼鸦片,导致晚近学者以为明代乌香皆为鸦片,明代鸦片确已传入我国,但多依外来语称合甫融、阿芙蓉等,或有以乌香称鸦片者,但是大多情况下,乌香仍然指的是一种香材而非鸦片。这里是明代文献所载,关于宋代“乌香”,参见后面宋代香方中“乌香”的解释。

和香饮

卜哇剌国【卜哇剌国:伊斯兰城邦国。故地在今索马里南部布拉瓦。原为黑人地,公元前后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移居。11世纪末、12世纪发展为伊斯兰城邦国。明初即与中国有交通、贸易直接往来。戒饮酒是因为伊斯兰教要求。】戒饮酒,恐乱性。以诸花露和香蜜为饮。(同上)

[41]卜哇剌国:伊斯兰城邦国。故地在今索马里南部布拉瓦。原为黑人地,公元前后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移居。11世纪末、12世纪发展为伊斯兰城邦国。明初即与中国有交通、贸易直接往来。戒饮酒是因为伊斯兰教要求。

香味若莲

花面国【花面国:见于中国元朝史籍。宋朝史籍作拔沓,清朝史籍作那孤儿。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同苏木都刺国接界,因其民有面上刺花的风俗,故名,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线所经之地。】产香,味若青莲花。(同上)

[42]花面国:见于中国元朝史籍。宋朝史籍作拔沓,清朝史籍作那孤儿。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同苏木都刺国接界,因其民有面上刺花的风俗,故名,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线所经之地。

香代爨【爨:烧火做饭。】

黎洞【黎洞:见“黎峒”条注释。】之人以香代爨。(同上)

[43]爨:烧火做饭。

[44]黎洞:见“黎峒”条注释。

涂香礼寺

祖法儿国其民如遇礼拜日,必先沐浴,用蔷薇露或沉香油涂其面。(《方舆胜览》)

脑麝【指龙脑和麝香。】涂体

占城祭天地以脑麝涂体。(同上)

[45]指龙脑和麝香。

身上涂香

真腊国或称占腊,其国自称曰甘孛智【甘孛智:即柬埔寨(Cambodia)之音,亦译澉浦只,明张燮《东西洋考》始用今译名柬埔寨。】,男女身上常涂香药,以檀麝等香合成,家家皆修佛事。(《真腊风土记》【见前“《真腊记》”条注释。】)

[46]甘孛智:即柬埔寨(Cambodia)之音,亦译澉浦只,明张燮《东西洋考》始用今译名柬埔寨。

[47]见前“《真腊记》”条注释。

涂香为奇【奇:佳、妙。】

缅甸【缅甸:中国史书中,汉称掸国,唐称骠国,宋称蒲甘,元称缅国,后置缅中行省,明初始称缅甸,后多称缅甸。】为古西南夷,不知何种。男女皆和白檀、麝香、当归【当归:当归以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sis)为正品,以其根入药。但历史上不同地域也有以其他植物如土当归、杜当归、紫花前胡、鸭儿芹、隔山香的根来作为当归的。】、姜黄【姜黄:今日指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gaL。),历史上也可能指郁金、温郁金、莪术、桂莪术等。参见前“郁金香”条。】末涂于身及头面以为奇。【今日缅甸人也有涂面护肤的习俗,涂面的粉末称为塔纳卡。关于其成分,有的资料显示来自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一些植物的茎皮或根皮。虽然成分有多种,一般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芸香科植物柑果子[Hesperethusaulata(Roxb。)M。Roem。]或木苹果(LimoniaacidissimaGroff)。前者还有(LimoaRoxb。)的异名,中文有时会俗称黄香楝。】(《一统志》)

[48]奇:佳、妙。

[49]缅甸:中国史书中,汉称掸国,唐称骠国,宋称蒲甘,元称缅国,后置缅中行省,明初始称缅甸,后多称缅甸。

[50]当归:当归以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sis)为正品,以其根入药。但历史上不同地域也有以其他植物如土当归、杜当归、紫花前胡、鸭儿芹、隔山香的根来作为当归的。

[51]姜黄:今日指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gaL。),历史上也可能指郁金、温郁金、莪术、桂莪术等。参见前“郁金香”条。

[52]今日缅甸人也有涂面护肤的习俗,涂面的粉末称为塔纳卡。关于其成分,有的资料显示来自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一些植物的茎皮或根皮。虽然成分有多种,一般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芸香科植物柑果子[Hesperethusaulata(Roxb。)M。Roem。]或木苹果(LimoniaacidissimaGroff)。前者还有(LimoaRoxb。)的异名,中文有时会俗称黄香楝。

偷香

僰【僰:音bó,西南地区古族名。出自氐羌族系。滇国主体民族之一。秦汉时期是“西南夷”各族中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者,元明清有“僰人”、“僰夷”、“僰蛮”等称。不同时期所指可能有所不同,明代僰人曾遭大规模屠杀,亦有部分融入今白族之说。亦有傣族之说,不过傣族说乃明人移用概念,与古僰人无关。从《炎徼纪闻》来看,说的是“南诏之东”的“僰人”,应是与古僰人一脉相承的僰人,即南北朝时之爨。】人偶意者奔【奔: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仪而私自与男子结合。】之,谓之偷香。(《炎徼纪闻》)

[53]僰:音bó,西南地区古族名。出自氐羌族系。滇国主体民族之一。秦汉时期是“西南夷”各族中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者,元明清有“僰人”、“僰夷”、“僰蛮”等称。不同时期所指可能有所不同,明代僰人曾遭大规模屠杀,亦有部分融入今白族之说。亦有傣族之说,不过傣族说乃明人移用概念,与古僰人无关。从《炎徼纪闻》来看,说的是“南诏之东”的“僰人”,应是与古僰人一脉相承的僰人,即南北朝时之爨。

[54]奔: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仪而私自与男子结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