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墨娥小录香谱(第3页)
又
炭末五斤盐【盐:加盐可产生焰色反应,产生黄色火焰。】、黄丹、针砂各半斤
右以糊捻成饼,或捣蜀葵和尤佳。
又
硬木炭十斤盐十两石灰一斤干葵花【葵花:这里指的是蜀葵。参见前“长生香饼”条。向日葵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明代。《墨娥小录》原本此条之前的一条也是写的“干蜀葵花”。】一斤四两红花十二两焰硝十二两
右为末,糯米糊和匀,模脱,烧香用之火不绝。
[26]纸钱灰:纸钱烧的灰。
[27]羊胫骨:指羊胫炭。见前“羊胫炭”条注释。
[28]红花滓:三本皆作“红花泽”,未见香材名红花泽,概为“红花滓”之误。见前“红花滓”条。聚好堂《墨娥小录》此条作“黄丹,定粉各二两”。红花滓、黄丹相去甚远,应该不是抄写失误,可能版本不同,此处保留红花滓。
[29]盐:加盐可产生焰色反应,产生黄色火焰。
[30]葵花:这里指的是蜀葵。参见前“长生香饼”条。向日葵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明代。《墨娥小录》原本此条之前的一条也是写的“干蜀葵花”。
驾头【驾头:帝王出行时仪仗队中的宝座。也泛指帝王出行的仪仗。】香
好栈香五两檀香一两乳香半两甘松一两松纳衣【松纳衣:指艾蒳,见前“艾蒳”条。】一两麝香三分【三分:《墨娥小录》、无碍庵本作“五分”。】
右为末,用蜜一斤炼,和作饼,阴干。
[31]驾头:帝王出行时仪仗队中的宝座。也泛指帝王出行的仪仗。
[32]松纳衣:指艾蒳,见前“艾蒳”条。
[33]三分:《墨娥小录》、无碍庵本作“五分”。
线香
甘松、大黄、柏子【《墨娥小录》作“柏香”。柏香、柏子通常都是指的柏铃,见前“柏铃”条。】、北枣【北枣:枣之产于北方者,入药最佳。】、三柰、藿香、零陵、檀香、土花【土花:指苔藓类植物,常附贴于潮湿的泥土或墙壁之上,形状似花,故称土花。】、金颜香、熏花【熏花:《墨娥小录》此处作“薰花”,所指不详。薰花一般指在有火炉的半地下暖室中种植的花卉,和此处无关。或为薰草之误?】、荔枝壳、佛泥降真【佛泥降真:佛泥国所产降真香。佛泥即“渤泥国”,见前“渤泥”条注释。】各五钱栈香二两麝香少许
右如法制造【右如法制造:三本作“右如前法制造。”《墨娥小录》作“右如法制造”。前面不是线香,不可能如前法制造。而此香方又为线香部分的第一个香方,所谓如法所指亦不详,可能是《墨娥小录》在抄录其他书过程中记录下来的。】。
又
檀香、藿香、白芷、樟脑、马蹄香【马蹄香:此香方因罗列混杂,不好判断属于哪种马蹄香,较大可能还是指杜衡。】、荆皮【荆皮:土荆皮,松科金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mepferi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另外,豆科植物紫荆CersisBge。的树皮称紫荆皮。此处从香方,以及名称使用惯例来看,应该是土荆皮。】、牡丹皮、丁皮各半两玄参、零陵、大黄各一两甘松、三赖、辛夷花各一两半芸香、茅香各二两甘**四两
右为极细末,又于合香石上挞之,令十分稠密细腻,却依法制造。前件料内入蚯蚓粪【蚯蚓粪:蚯蚓的排泄物,制香加入增加粘性。】,则灰烬拳【拳:无碍庵本作“蜷”,此处“拳”通“蜷”,卷曲之义。】连不断;若入松树上成窠苔藓如圆钱者【指艾蒳。】,及带柄小莲蓬,则烟直而圆。
[34]《墨娥小录》作“柏香”。柏香、柏子通常都是指的柏铃,见前“柏铃”条。
[35]北枣:枣之产于北方者,入药最佳。
[36]土花:指苔藓类植物,常附贴于潮湿的泥土或墙壁之上,形状似花,故称土花。
[37]熏花:《墨娥小录》此处作“薰花”,所指不详。薰花一般指在有火炉的半地下暖室中种植的花卉,和此处无关。或为薰草之误?
[38]佛泥降真:佛泥国所产降真香。佛泥即“渤泥国”,见前“渤泥”条注释。
[39]右如法制造:三本作“右如前法制造。”《墨娥小录》作“右如法制造”。前面不是线香,不可能如前法制造。而此香方又为线香部分的第一个香方,所谓如法所指亦不详,可能是《墨娥小录》在抄录其他书过程中记录下来的。
[40]马蹄香:此香方因罗列混杂,不好判断属于哪种马蹄香,较大可能还是指杜衡。
[41]荆皮:土荆皮,松科金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mepferi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另外,豆科植物紫荆CersisBge。的树皮称紫荆皮。此处从香方,以及名称使用惯例来看,应该是土荆皮。
[42]蚯蚓粪:蚯蚓的排泄物,制香加入增加粘性。
[43]拳:无碍庵本作“蜷”,此处“拳”通“蜷”,卷曲之义。
[44]指艾蒳。
飞樟脑
樟脑不问多少研细,同筛过细壁土拌匀,摊碗内,捩薄荷汁洒土上,又用一碗合定,湿纸条固缝了,蒸之少时,其樟脑飞上碗底,皆成冰片脑子【冰片脑子:冰片脑一般指龙脑,这里指的是这种制法制成的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