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四 墨娥小录香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卷二十四墨娥小录香谱

【墨娥小录香谱:《墨娥小录》一书中《香谱》部分的摘录。《墨娥小录》,杂记各类修身养性方面的知识,原作者不详,其成书年代不详,序言中说传世的版本是隆庆二年寻阳人吴继发现整理的。从书中涉及的人物来看,基本都是元末时人,成书大概应在元末明初。】

[1]墨娥小录香谱:《墨娥小录》一书中《香谱》部分的摘录。《墨娥小录》,杂记各类修身养性方面的知识,原作者不详,其成书年代不详,序言中说传世的版本是隆庆二年寻阳人吴继发现整理的。从书中涉及的人物来看,基本都是元末时人,成书大概应在元末明初。

四叶饼子香

荔枝壳松子壳梨皮甘蔗渣【此四味相合被称为“穷四和”以和“沉檀龙麝”大四和相对。】

右各等分为细末,梨汁和,丸小鸡头大,捻作饼子,或搓如粗灯草【灯草:剥去外皮的灯心草的茎。白色多孔,质轻。可供点灯,也可入药。这里指线香的粗细。】大,阴干烧妙,加降真屑、檀末同碾尤佳。

[2]此四味相合被称为“穷四和”以和“沉檀龙麝”大四和相对。

[3]灯草:剥去外皮的灯心草的茎。白色多孔,质轻。可供点灯,也可入药。这里指线香的粗细。

造数珠

徘徊花【徘徊花:概指玫瑰花,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玫瑰花……宋时宫院多采之,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去汁秤二十两,烂捣碎)沉香一两二钱金颜香半两(细研)脑子半钱(另研)

右和匀,每湿秤一两半作数珠二十枚,临时大小加减。合时须于淡日【淡日:半阴半晴。】中晒,天阴令人着肉干【着肉干:贴身佩戴令干。】尤妙,盛日中不可晒。

[4]徘徊花:概指玫瑰花,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玫瑰花……宋时宫院多采之,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

[5]淡日:半阴半晴。

[6]着肉干:贴身佩戴令干。

木犀印香

木犀(不拘多少,研一次晒干为末,每用五两)檀香二两赤苍脑【赤苍脑:粉色的苍脑,参见前“苍脑”条解释。】末四钱金颜香三钱麝香一钱半

右为末,和匀作印香烧。

[7]赤苍脑:粉色的苍脑,参见前“苍脑”条解释。

聚香烟法

艾蒳(大松上青苔衣)酸枣仁凡修诸香须入艾蒳和匀焚之,香烟直上三尺,结聚成球,氤氲不散,更加酸枣仁研入香中,其烟自不散。

分香烟法

枯荷叶

凡缸盆内栽种荷花,至五月间候荷叶长成用蜜涂叶上,日久自有一等小虫食尽叶上青翠,其叶纱枯【纱枯:指荷叶只留叶脉、像薄纱一样的干枯状态。】。摘取去柄,晒干为细末。如合诸香入少许焚之,其烟直上,盘结而聚,用箸任意分划,或为云篆【云篆:道家符箓之字,即所谓的元始天书。字体似篆文而笔画多曲叠。据称系由天空云气转化而成,故名。】,或作字体皆可。

[8]纱枯:指荷叶只留叶脉、像薄纱一样的干枯状态。

[9]云篆:道家符箓之字,即所谓的元始天书。字体似篆文而笔画多曲叠。据称系由天空云气转化而成,故名。

赛龙涎饼子

樟脑一两东壁土【东壁土:房屋之东壁上土。古人认为,其感旭日之精华,太阳初升之时火力方兴未艾,正午时已由盛转衰,所以东壁比南壁土还要好。】三两捣末薄荷(自然汁)

右将土汁【土汁:指东壁土和薄荷汁。】和成剂,日中晒干,再捣汁浸,再晒,如此五度。候干研为末,入樟脑末和匀,更用汁和作饼,阴干为香,钱焚之。【汉和本作“阴干为香,用香钱隔火焚之。”四库本作“阴干为香,钱隔火焚。无碍庵本作“阴干为度,用香钱隔火焚之”。今据国图藏聚好堂本《墨娥小录》(以下简称《墨娥小录》)。大概意思相同,都是用钱来衬烧。】

[10]东壁土:房屋之东壁上土。古人认为,其感旭日之精华,太阳初升之时火力方兴未艾,正午时已由盛转衰,所以东壁比南壁土还要好。

[11]土汁:指东壁土和薄荷汁。

[12]汉和本作“阴干为香,用香钱隔火焚之。”四库本作“阴干为香,钱隔火焚。无碍庵本作“阴干为度,用香钱隔火焚之”。今据国图藏聚好堂本《墨娥小录》(以下简称《墨娥小录》)。大概意思相同,都是用钱来衬烧。

出降真油法

将降真截二寸长,劈作薄片,江茶【江茶:宋代对江南诸路茶的统称,大致相当于今日长江下游产茶区。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江茶在东南草茶内,最为上品,岁产一百四十六万斤。其茶行于东南诸路,士大夫贵之。”在宋代,相对于建茶来说,江茶多为蒸青草茶(散茶)。】水煮三五次,其油尽去也。

[13]江茶:宋代对江南诸路茶的统称,大致相当于今日长江下游产茶区。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江茶在东南草茶内,最为上品,岁产一百四十六万斤。其茶行于东南诸路,士大夫贵之。”在宋代,相对于建茶来说,江茶多为蒸青草茶(散茶)。

制檀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