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九 熏佩(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右五味各细捣和,即取占甲二味相合,按令合散,以蜜和硬软得所。盛于瓷瓶中,埋地中,出口二寸许,密封裹口,勿使气泄,旋旋取烧。香方中“别捣”指单独捣碎。另外此书还收录了香粉方、裛衣香方各一种,感兴趣的香友可以查阅。《陈氏香谱》所录《千金月令》熏衣香与《香乘》几乎完全相同,《香乘》中此香方可能是从《陈氏香谱》转录的。

[141]别末:单独捣成末。《陈氏香谱》作“另为末”。

熏衣梅花香【熏衣梅花香:《陈氏香谱》此香方有所不同,录于下。甘松舶上茴香木香龙脑各一两丁香半两麝香一钱右件捣合粗末,如常法烧熏。】

甘松一两木香一两丁香半两舶上茴香三钱龙脑五钱右拌捣合粗末,如常法烧熏。

[142]熏衣梅花香:《陈氏香谱》此香方有所不同,录于下。甘松舶上茴香木香龙脑各一两丁香半两麝香一钱右件捣合粗末,如常法烧熏。

除了舶上茴香和龙脑用量差别,《香乘》中少麝香一味。

熏衣芬积香(和剂)

沉香二十五两(剉)栈香二十两【栈香二十两:《陈氏香谱》后有“剉”字。】藿香【藿香:《陈氏香谱》作“藿香叶”。】十两檀香二十两(腊茶清炒黄【腊茶清炒黄:《陈氏香谱》作“剉,腊茶清炒黄”。】)零陵香叶十两丁香十两牙硝十两米脑三两(研)麝香一两五钱【一两五钱:《陈氏香谱》作“五两”。】梅花龙脑一两【一两:《陈氏香谱》作“二两”。】(研)杉木麸炭二十两甲香二十两(炭灰煮两日洗,以蜜酒同煮令干【《陈氏香谱》作“制法如前”。《陈氏香谱》此香方前一条为“熏衣梅花香”,无甲香。再前一条即《千金月令》熏衣香,有甲香制法。】)蜜【蜜:《陈氏香谱》作“蜜十斤”。】(炼和香)

右为细末,研脑麝,用蜜【蜜:《陈氏香谱》作“蜜十斤”。】和,溲令匀,烧熏如常法。【《陈氏香谱》无此句。】

[143]栈香二十两:《陈氏香谱》后有“剉”字。

[144]藿香:《陈氏香谱》作“藿香叶”。

[145]腊茶清炒黄:《陈氏香谱》作“剉,腊茶清炒黄”。

[146]一两五钱:《陈氏香谱》作“五两”。

[147]一两:《陈氏香谱》作“二两”。

[148]《陈氏香谱》作“制法如前”。《陈氏香谱》此香方前一条为“熏衣梅花香”,无甲香。再前一条即《千金月令》熏衣香,有甲香制法。

[149]蜜:《陈氏香谱》作“蜜十斤”。

[150]蜜:《陈氏香谱》作“蜜十斤”。

[151]《陈氏香谱》无此句。

熏衣衙香

生沉香六两(剉)栈香六两生牙硝六两【六两:《陈氏香谱》作“十二两”。】檀香十二两【十二两:无碍庵本作“二十两”。】(腊茶清浸炒)生龙脑二两【二两:《陈氏香谱》作“九两”。】(研)麝香二两【二两:《陈氏香谱》作“九两”。】(研)甲香一两【一两:《陈氏香谱》作“六两(炭灰煮二日洗浄,再加酒蜜同煮干)”。】白蜜(比香斤加倍炼熟【白蜜(比香斤加倍炼熟):《陈氏香谱》作“白蜜(比香斤加倍用,炼熟)”。指白蜜用量是前面所有用量的总和加倍。汉和本、四库本将蜜脾置于甲香前,误。又三本皆作“蜜脾香(斤两加倍炼熟)”,误把原方中“香斤加倍”中的“香”字与蜜脾合用。导致重量加倍比较的对象不明,应是误用。】)

[152]六两:《陈氏香谱》作“十二两”。

[153]十二两:无碍庵本作“二十两”。

[154]二两:《陈氏香谱》作“九两”。

[155]二两:《陈氏香谱》作“九两”。

[156]一两:《陈氏香谱》作“六两(炭灰煮二日洗浄,再加酒蜜同煮干)”。

[157]白蜜(比香斤加倍炼熟):《陈氏香谱》作“白蜜(比香斤加倍用,炼熟)”。指白蜜用量是前面所有用量的总和加倍。汉和本、四库本将蜜脾置于甲香前,误。又三本皆作“蜜脾香(斤两加倍炼熟)”,误把原方中“香斤加倍”中的“香”字与蜜脾合用。导致重量加倍比较的对象不明,应是误用。

此处香方中各香材的用量《香乘》与《陈氏香谱》颇有不同,保留《香乘》原书的用量,记录《陈氏香谱》用量以备参考。《陈氏香谱》中龙脑、麝香用量颇为惊人,不过作为衙香,也并非没有可能。关于白蜜用法,《香乘》当为误记,以《陈氏香谱》为是。

熏衣笑兰香(《事林》【《事林》:此方载《事林广记后集》。】)

歌曰:“藿苓松芷木茴丁【藿苓松芷木茴丁:汉和本、四库本作“藿零甘芷木茴香”,无碍庵本作“藿零甘芷木茴沉”,《陈氏香谱》作“藿苓甘芷木茴丁”。依《事林广记后集》,应作“藿苓松芷木茴丁”。其中,“甘”和“松”指的都是甘松,这个并无分歧。后面“丁”指的是丁香。从这个角度看,《陈氏香谱》与原方相同,三本《香乘》皆有误。《香乘》中用“零”,指的是零陵香,而《事林广记后集》和《陈氏香谱》用“苓”,一般指茯苓,也不乏以“苓”指代零陵香的作法。其余,藿指的是藿香,芷指的是白芷,木指的是木香,茴指的是茴香。】),茅赖芎黄和桂心【茅赖芎黄和桂心:此句中,茅指茅香,赖指三赖子即山奈,芎指芎,黄指大黄,桂心指肉桂去掉外皮后(称桂通),再去掉内皮(色淡的部分),留下色深的中心部分。】,檀麝牡皮加减用【檀麝牡皮加减用:此句中,檀指檀香,麝指麝香,牡皮指牡丹皮。加减用,酌量加减。】,酒喷日晒绛囊盛。”

右以苏合香油和匀。松茅酒洗【松茅酒洗:甘松和茅香用酒洗。从此也可以看出,前面香方应该用“松”字比“甘”字更合适。】,三赖米泔浸,大黄蜜蒸,麝香逐旋添入【逐旋添入:《陈氏香谱》和《事林广记后集》作“逐裹脿俵入”。】。熏衣加僵蚕【熏衣加僵蚕:三本此处皆作“加檀(香)、僵蚕”。《陈氏香谱》、《事林广记后集》无檀香。前面香方已有檀香,此处似不应再加檀香。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moriLinnaeus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常带【常带:指经常佩戴。】加白梅肉。

[159]藿苓松芷木茴丁:汉和本、四库本作“藿零甘芷木茴香”,无碍庵本作“藿零甘芷木茴沉”,《陈氏香谱》作“藿苓甘芷木茴丁”。依《事林广记后集》,应作“藿苓松芷木茴丁”。其中,“甘”和“松”指的都是甘松,这个并无分歧。后面“丁”指的是丁香。从这个角度看,《陈氏香谱》与原方相同,三本《香乘》皆有误。《香乘》中用“零”,指的是零陵香,而《事林广记后集》和《陈氏香谱》用“苓”,一般指茯苓,也不乏以“苓”指代零陵香的作法。其余,藿指的是藿香,芷指的是白芷,木指的是木香,茴指的是茴香。

[160]茅赖芎黄和桂心:此句中,茅指茅香,赖指三赖子即山奈,芎指芎,黄指大黄,桂心指肉桂去掉外皮后(称桂通),再去掉内皮(色淡的部分),留下色深的中心部分。

[161]檀麝牡皮加减用:此句中,檀指檀香,麝指麝香,牡皮指牡丹皮。加减用,酌量加减。

[162]松茅酒洗:甘松和茅香用酒洗。从此也可以看出,前面香方应该用“松”字比“甘”字更合适。

[163]逐旋添入:《陈氏香谱》和《事林广记后集》作“逐裹脿俵入”。

[164]熏衣加僵蚕:三本此处皆作“加檀(香)、僵蚕”。《陈氏香谱》、《事林广记后集》无檀香。前面香方已有檀香,此处似不应再加檀香。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moriLinnaeus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

[165]常带:指经常佩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