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熏佩(第6页)
[98]以黑为度:指加的量要使最后成品颜色达到黑色。
软香八
金颜香三两苏合油三两笃耨油一两二钱龙脑四钱麝香一钱【《陈氏香谱》此方后还有“银朱四两”。】
先将金颜香碾为细末,去滓用,苏合油坐熟,入黄蜡一两坐化,逐旋入金颜坐过,了入脑、麝、笃耨油、银朱打和,以软笋箨毛【软笋箨毛:箨,音tuò。指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箨毛,应作“箨芼”,即箨。《陈氏香谱》作“软笋箨包缚收”。】缚收。欲黄入蒲黄【蒲黄:中药材,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水烛香蒲(狭叶香蒲T。angustifoliaL。)、宽叶香蒲(T。latifoliaL。)长苞香蒲(TyphadomingensisPers。)及其同属植物的花粉。黄色。】,绿入石绿【石绿:孔雀石所制的绿色颜料。国画常用,亦入药。】,黑入墨,欲紫入紫草,各量多少加入,以匀为度。【《陈氏香谱》此部分有建议用量:蒲黄为二两、石绿为二两、墨一二两。】
[100]软笋箨毛:箨,音tuò。指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箨毛,应作“箨芼”,即箨。《陈氏香谱》作“软笋箨包缚收”。
[101]蒲黄:中药材,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水烛香蒲(狭叶香蒲T。angustifoliaL。)、宽叶香蒲(T。latifoliaL。)长苞香蒲(TyphadomingensisPers。)及其同属植物的花粉。黄色。
[102]石绿:孔雀石所制的绿色颜料。国画常用,亦入药。
[103]《陈氏香谱》此部分有建议用量:蒲黄为二两、石绿为二两、墨一二两。
软香(沈)
丁香一两(加木香少许同炒)沉香一两白檀二两金颜香二两黄蜡二两三柰子二两心子红【心子红:即心红,参见前“心红”条。】二两【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作黑不用【作黑不用:如果做黑色软香的话,就不用心红。】)龙脑半两(或三钱亦可)苏合油不计多少生油【生油:只经压榨而尚未熬炼的芝麻油。对熟油而言。见前“熟油”条。也有称花生油为生油的。此处应指芝麻油。】不计多少【《陈氏香谱》作“少许”。】白胶香半斤(灰水【灰水:用于制香或制药中若单言灰水一般指草木灰水或碳灰水。石灰水则多称石灰水。】
于沙锅内煮,候浮上,掠入凉水搦块,再用皂角水三四碗复煮,以香白为度,秤二两香用)
右先将黄蜡于定磁碗【定磁碗:定窑瓷碗,定窑为唐宋时期名窑,多白色器。因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在宋代属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故名。这里是宋代香方,所以用当时常见之定瓷碗。碗内溶开,一般是指坐于在烧的沸水(即重汤)或热水中。】内溶开,次下白胶香,次生油,次苏合,搅匀取碗置地,候温,入众香。每一两作一丸,更加乌笃耨【乌笃耨:指黑笃耨,参见前笃耨香部分关于黑笃耨的说明及笃耨香的解释中对黑笃耨的分析。】一两尤妙。如造黑色者,不用心子红入香,墨二两烧红为末,和剂如常法。可怀可佩,置扇柄把握极佳【置扇柄把握极佳:指软香作为扇坠使用,在宋代较为常见。】。
[104]心子红:即心红,参见前“心红”条。
[105]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106]作黑不用:如果做黑色软香的话,就不用心红。
[107]生油:只经压榨而尚未熬炼的芝麻油。对熟油而言。见前“熟油”条。也有称花生油为生油的。此处应指芝麻油。
[108]《陈氏香谱》作“少许”。
[109]灰水:用于制香或制药中若单言灰水一般指草木灰水或碳灰水。石灰水则多称石灰水。
[110]定磁碗:定窑瓷碗,定窑为唐宋时期名窑,多白色器。因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在宋代属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故名。这里是宋代香方,所以用当时常见之定瓷碗。碗内溶开,一般是指坐于在烧的沸水(即重汤)或热水中。
[112]置扇柄把握极佳:指软香作为扇坠使用,在宋代较为常见。
软香(武)
沉香半斤(为细末)金颜香二两【金颜香二两:《陈氏香谱》作“半斤(细末)”。】龙脑一钱(研细)苏合油四两右先将沉香末和苏合油,仍入冷水和成团,却搦去水,入金颜香、龙脑,又以水和成团,再搦去水,入臼杵三五千下,时时搦去水,以水尽杵成团有光色为度。如欲硬,加金颜香;如欲软,加苏合油
[113]金颜香二两:《陈氏香谱》作“半斤(细末)”。
宝梵院主【宝梵院主:指宝梵院的主事僧,具体所指不详。宝梵院从名称来看,可能为大寺院下属的子院。比如宋代开封的大相国寺即有宝梵院。】软香
沉香三两【沉香三两:《陈氏香谱》作“二两”。】金颜香半斤【金颜香半斤:三本皆作五钱,《陈氏香谱》作“半斤(细末)”。】龙脑四钱麝香五钱【《陈氏香谱》作“二钱”。】苏合油二两半黄蜡一两半
右细末,苏合油与蜡重汤溶和,捣诸香,入脑子,更杵千下用。
[114]宝梵院主:指宝梵院的主事僧,具体所指不详。宝梵院从名称来看,可能为大寺院下属的子院。比如宋代开封的大相国寺即有宝梵院。
[115]沉香三两:《陈氏香谱》作“二两”。
[116]金颜香半斤:三本皆作五钱,《陈氏香谱》作“半斤(细末)”。
从香方来看,除了脑麝用量为几钱,其他都是几两,金颜香也应该是几两的量级。故依《陈氏香谱》作“半斤”。参见下一条“广州吴家软香”香方用量与此相近。
[117]《陈氏香谱》作“二钱”。
广州吴家【广州吴家:广州吴家为宋代著名制香作坊。南宋·叶寘《坦斋笔衡》:“有吴氏者,以香业于五羊城中,以龙涎著名。”《陈氏香谱》“南方花”条中也提到“吴家香”。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番禺有吴监税菱角香,乃不假印,手捏而成,当盛夏,烈日中一日而干,亦一时之绝品,今好事之家有之。”可能指的也是吴家香(菱角指其形状)。此条记录可见于本书“诸品名香”条引《稗史汇编》。此外《能改斋漫录》中也提到“吴家心字香”。】软香(新)
金颜香半斤(研细)苏合油二两沉香一两(为末)脑、麝各一钱(另研)黄蜡二钱芝麻油一钱(腊月经年者尤佳【腊月经年者尤佳:这里的芝麻油可能为水代法所制。因水分含量高,易变质,故言腊月经年。】)
右将油蜡同销镕,放微温,和金颜、沉末令匀,次入脑麝,与合油【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油”,指苏合油。】同溲,仍于净石板上以木槌击数百下,如常法用之。
[119]腊月经年者尤佳:这里的芝麻油可能为水代法所制。因水分含量高,易变质,故言腊月经年。
[120]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油”,指苏合油。
翟仲仁运使【翟仲仁运使:三本皆作“翟仁仲运使”,误。依《陈氏香谱》应作“翟仲仁运使”。运使,宋转运使的简称。亦称转运。经度一路全部或部分财赋,监察各州官吏,并以官吏违法、民生疾苦情况上报朝廷。】软香【《陈氏香谱》此方用量有所不同,录于此:“金颜香半两苏合油三钱脑、麝各一匙乌梅肉二钱半(焙干)。”。】
金颜香半斤苏合油(以拌匀诸香为度)龙脑一字麝香一字乌梅肉【乌梅肉:参见前“乌梅”注释。】二钱半(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