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熏佩(第1页)
卷十九熏佩
【熏佩:这里的熏,主要指熏衣或卧具。过去有些衣物无法洗涤,熏佩之香尤为重要。】之香
[1]熏佩:这里的熏,主要指熏衣或卧具。过去有些衣物无法洗涤,熏佩之香尤为重要。
笃耨佩香【笃耨佩香:从名字来看,应该是仿笃耨香调的佩香,参见前“笃耨香”条注释。仿香调有二种,一种是以廉价易得香材仿珍贵香材;一种是取其韵味命名,不拘贵贱。这里用较为名贵龙涎沉香等香材仿笃耨,是属于后者。】(武)
沉香末一斤金颜香末十两大食栀子花一两龙涎一两龙脑五钱
右为细末,蔷薇水细细和之【细细和之:《陈氏香谱》作“徐徐和之”。】得所,臼杵极细,脱范子。
[2]笃耨佩香:从名字来看,应该是仿笃耨香调的佩香,参见前“笃耨香”条注释。仿香调有二种,一种是以廉价易得香材仿珍贵香材;一种是取其韵味命名,不拘贵贱。这里用较为名贵龙涎沉香等香材仿笃耨,是属于后者。
这里面用到大量金颜香末,可能因为金颜香与笃耨香香调接近。关于金颜香与笃耨香所指是否相同,有不同看法,不过大致都是今日东南亚所产的安息香属植物的树脂,或者因具体产地和具体植物而有差别,或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叫法不同。此香方也说明,我国古代至少在部分时期,这两种东西是可以区分的。
[3]细细和之:《陈氏香谱》作“徐徐和之”。
梅蕊香
丁香半两甘松半两藿香叶半两香白芷【香白芷:《陈氏香谱》作“白芷”,白芷和香白芷为一物,见前“白芷”条注释。】半两牡丹皮一钱零陵香一两半舶上茴香【舶上茴香:宋代称“舶上茴香”多指木兰科八角属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的干燥成熟果实。参见前“蘹香”条注释。】五分【五分:《陈氏香谱》作“一钱”。】(微炒)
同咀【咀:这里指大小,并不是真的用嘴咬,见前“咀”条注释。】贮绢袋佩之。
[4]香白芷:《陈氏香谱》作“白芷”,白芷和香白芷为一物,见前“白芷”条注释。
[5]舶上茴香:宋代称“舶上茴香”多指木兰科八角属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的干燥成熟果实。参见前“蘹香”条注释。
[6]五分:《陈氏香谱》作“一钱”。
[7]咀:这里指大小,并不是真的用嘴咬,见前“咀”条注释。
荀令【荀令:指荀彧,见前“荀彧”词条。】十里香(沈)
丁香半两强檀香一两甘松一两零陵香一两生龙脑少许茴香五分【五分:《陈氏香谱》作“半钱弱”,比五分略少。】(略炒)
右为末,薄纸贴【薄纸贴:把香末均匀贴在薄纸上,薄纸贴常用于中药外敷。亦用于熏佩之香,以增加空气接触面积。】纱囊盛佩之。其茴香生则不香,过炒则焦气,多则药气,少【少:四库本、汉和本作“太少”,无碍庵本作“减少”,《陈氏香谱》作“少”。】则不类花香,逐旋斟酌添使旖旎。
[8]荀令:指荀彧,见前“荀彧”词条。
[9]五分:《陈氏香谱》作“半钱弱”,比五分略少。
[10]薄纸贴:把香末均匀贴在薄纸上,薄纸贴常用于中药外敷。亦用于熏佩之香,以增加空气接触面积。
[11]少:四库本、汉和本作“太少”,无碍庵本作“减少”,《陈氏香谱》作“少”。
洗衣香(武)
牡丹皮一两甘松一钱
右为末,每洗衣最后泽水入一钱。【《陈氏香谱》后有:“香着衣上,经月不歇。”】
[12]《陈氏香谱》后有:“香着衣上,经月不歇。”
假蔷薇面花香【假蔷薇面花香:三本皆作“面花香”,《陈氏香谱》作“面花”。】
甘松一两檀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叶半两丁香半两【丁香半两:《陈氏香谱》作“一两”。】黄丹二分白芷五分香墨【香墨:带香味的墨,一般加龙脑麝香等香料。】一分茴香三分【《陈氏香谱》作“丁香黄丹白芷香墨茴香各一钱”,无碍庵本作“茴香五分”。】脑、麝为衣【为衣:指包裹在外面。】
右为细末,以熟蜜和,稀稠拌得所,随意脱花。【《陈氏香谱》后有“用如常法”。】
[13]假蔷薇面花香:三本皆作“面花香”,《陈氏香谱》作“面花”。
参见前“面花”条注释。这里可以指以此合香作为面花贴于面部,也可以指取其形制,综合看较大可能还是后者。
[14]丁香半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15]香墨:带香味的墨,一般加龙脑麝香等香料。
[16]《陈氏香谱》作“丁香黄丹白芷香墨茴香各一钱”,无碍庵本作“茴香五分”。
[17]为衣:指包裹在外面。
[18]《陈氏香谱》后有“用如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