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法和众妙香二(第5页)
龙涎香五
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荳蔻半两官桂【官桂:《本草纲目·木一·桂》引苏颂:“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者,则今之官桂也。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官桂指的是上等“牡桂”,但古代桂类植物称呼复杂,牡桂所指较难确定,有以为即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assiaPresl),《新修本草》中有此说,也有认为并非肉桂,而是钝叶桂之类,甚至也有认为可能是木犀。今日所称官桂则和历史又有不同,很多书籍或商品市场上以银叶桂(aireiLevl。)等其他樟属植物作为官桂来源。历史上桂、牡桂与菌桂所指范畴一直未有定论。】七钱甘松七钱当归七钱零陵香三分藿香三分【《陈氏香谱》零陵香和藿香作“三钱”。】麝香一钱龙脑少许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梧桐子:指梧桐科梧桐树植物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的种子。用作丸药剂量单位。梧桐子直径约5~7毫米,重约0。3~0。4克。】大,磁器收贮,捻扁亦可。
[78]官桂:《本草纲目·木一·桂》引苏颂:“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者,则今之官桂也。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官桂指的是上等“牡桂”,但古代桂类植物称呼复杂,牡桂所指较难确定,有以为即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assiaPresl),《新修本草》中有此说,也有认为并非肉桂,而是钝叶桂之类,甚至也有认为可能是木犀。今日所称官桂则和历史又有不同,很多书籍或商品市场上以银叶桂(aireiLevl。)等其他樟属植物作为官桂来源。历史上桂、牡桂与菌桂所指范畴一直未有定论。
综合来看,宋代药方、香方中的官桂,使用极为广泛。金·刘完素《伤寒直格》:“桂枝(一两削去皴皮,官桂是也)。”官桂可能指的是肉桂细嫩枝条的外皮,也就是上文所说皮薄少脂者。
今日入香之桂类有气味浓烈的国产紫皮肉桂,即明代卢之颐:“牡桂,木皮紫赤,坚厚臭香,气烈味重者为最。”也有用南亚地区所产肉桂,香气更加柔和。
[79]《陈氏香谱》零陵香和藿香作“三钱”。
[80]梧桐子:指梧桐科梧桐树植物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的种子。用作丸药剂量单位。梧桐子直径约5~7毫米,重约0。3~0。4克。
南蕃【南蕃:亦作“南藩”。南蕃本来是指南部边疆,这里是指从南部边疆而来。比如称南蕃回回、南蕃海舶,南蕃都是指从广州等南部沿海地区进入中国。】龙涎香(又名胜芬积)
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藿香七钱半(晒干)零陵香七钱半香附二钱半(盐水浸一宿焙)槟榔【槟榔: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果实。】二钱半白芷二钱半官桂二钱半肉荳蔻二个麝香三钱别本有甘松七钱
右为末,以蜜或皂儿水和剂,丸如芡实大,爇之。
又方(与前颇小异,两存之)
木香二钱半丁香二钱半藿香半两零陵香半两槟榔二钱半香附子一钱半白芷一钱半官桂一钱肉荳蔻一个麝香一钱沉香一钱当归一钱甘松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匀,用模子脱花,或捻饼子,慢火焙,稍干带润入磁盒,久窨绝妙。兼【兼:四库本、汉和本作“煎”,误。】可服饼三钱【《陈氏香谱》作“服三两饼”。】,茶酒任下,大治心腹痛,理气宽中【理气宽中: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的气滞。】。
[81]南蕃:亦作“南藩”。南蕃本来是指南部边疆,这里是指从南部边疆而来。比如称南蕃回回、南蕃海舶,南蕃都是指从广州等南部沿海地区进入中国。
[82]槟榔: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果实。
[83]兼:四库本、汉和本作“煎”,误。
[84]《陈氏香谱》作“服三两饼”。
[85]理气宽中: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的气滞。
龙涎香(补)
沉香一两檀香半两(腊茶煮)金颜香半两笃耨香一钱【《陈氏香谱》作“半钱”。】白芨末三钱脑、麝各三字【《陈氏香谱》作“一字”。】
右为细末拌匀,皂儿胶【皂儿胶:指皂角仁熬成的糊状物。参见前“皂儿白”、“皂儿水”、“皂儿膏”等注释。】鞭和【鞭和:一种加工方式,通过类似甩鞭子的摔打来和香。《陈氏香谱》此处作“捣和”。】脱花爇之。
[86]《陈氏香谱》作“半钱”。
[87]《陈氏香谱》作“一字”。
[88]皂儿胶:指皂角仁熬成的糊状物。参见前“皂儿白”、“皂儿水”、“皂儿膏”等注释。
[89]鞭和:一种加工方式,通过类似甩鞭子的摔打来和香。《陈氏香谱》此处作“捣和”。
龙涎香(沈)
丁香半两木香半两官桂二钱半白芷二钱半香附二钱半(盐水浸一宿焙)槟榔二钱半当归二钱半甘松七钱藿香七钱零陵香七钱
右加荳蔻【荳蔻:香方中单言豆蔻,一般指的是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本草衍义》:“豆蔻,草豆蔻也。此是对肉豆蔻而名之”参见前“豆蔻”条。《陈氏香谱》此处作“肉豆蔻”,从香方来说,肉豆蔻的可能性更大。《香乘》可能有脱字。】一枚,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兼可服。
[90]荳蔻:香方中单言豆蔻,一般指的是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本草衍义》:“豆蔻,草豆蔻也。此是对肉豆蔻而名之”参见前“豆蔻”条。《陈氏香谱》此处作“肉豆蔻”,从香方来说,肉豆蔻的可能性更大。《香乘》可能有脱字。
智月【智月:所指不详,或为出家人法名。名智月之人甚多。】龙涎香(补)
沉香一两麝香一钱(研)米脑一钱半金颜香半钱丁香一钱【《陈氏香谱》作“半钱”。】木香半钱苏合油一钱白芨末一钱半
右为细末,皂儿胶【皂儿胶:无碍庵本作“皂儿水”。】鞭和【《陈氏香谱》作“捣和”。】入臼杵千下,花印脱之,窨干,新刷出光【新刷出光:《陈氏香谱》作“刷出光”,指刷出光泽,下面其他香方也有类似做法。】,慢火玉片【《陈氏香谱》作“云母”。二者皆可。】衬烧。
[91]智月:所指不详,或为出家人法名。名智月之人甚多。
[92]《陈氏香谱》作“半钱”。
[93]皂儿胶:无碍庵本作“皂儿水”。
[94]《陈氏香谱》作“捣和”。
[95]新刷出光:《陈氏香谱》作“刷出光”,指刷出光泽,下面其他香方也有类似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