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五 法和众妙香二(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杨吉老【杨吉老:北宋名医杨介,字吉老,生卒年不详,泗州(江苏盱眙)】龙涎香(武)

沉香一两紫檀【紫檀:古代入药入香紫檀可指豆科紫檀属植物如檀香紫檀、青龙木等。这里根据说明指的还是檀香科檀香属植物,即前面说的“紫檀香”,大概指的是檀香陈化时间较长者。】(即白檀中紫色者)半两甘松一两(去土拣净)脑、麝各二分【《陈氏香谱》作“少许”。】

右先以沉檀为细末,甘松别碾罗,候研脑麝极细入甘松内,三味【三味:指龙脑、麝香、甘松。】再同研分作三分:将一分半入沉香末中和合匀,入磁瓶密封窨一宿;又以一分用白蜜一两半重汤煮干至一半,放冷入药,亦窨一宿;留半分至调合时掺入溲匀。更用苏合油、蔷薇水、龙涎别研,再溲为饼子。或溲匀入磁盒内,掘地坑深三尺余,窨一月取出,方作饼子。若更少入制过甲香【甲香:入甲香有融合诸香之功。】,尤清绝。

[61]杨吉老:北宋名医杨介,字吉老,生卒年不详,泗州(江苏盱眙)

人。出身于世医家庭,曾为太医生。编绘《存真环中图》(人体解剖及经络图,已佚),著有《四时伤寒从病论》六卷(已佚)。《陈氏香谱》作“杨古老”,误。

[62]紫檀:古代入药入香紫檀可指豆科紫檀属植物如檀香紫檀、青龙木等。这里根据说明指的还是檀香科檀香属植物,即前面说的“紫檀香”,大概指的是檀香陈化时间较长者。

[63]《陈氏香谱》作“少许”。

[64]三味:指龙脑、麝香、甘松。

[65]甲香:入甲香有融合诸香之功。

亚里木吃兰脾【亚里木吃兰脾:应为外文音译,所指不详。】龙涎香

蜡沉二两(蔷薇水浸一宿,研细)龙脑二钱(另研)龙涎香半钱共为末,入沉香泥【入沉香泥:指后两种研末后入研过的蜡沉中,蜡沉油脂丰富柔软,研后成泥。参见前“蜡沉”条解释。】,捻饼子窨干爇。

[66]亚里木吃兰脾:应为外文音译,所指不详。

[67]入沉香泥:指后两种研末后入研过的蜡沉中,蜡沉油脂丰富柔软,研后成泥。参见前“蜡沉”条解释。

龙涎香五

龙涎香一

沉香十两檀香三两金颜香二两麝香一两龙脑二两

右为细末,皂子胶【皂子胶:煮至粘稠的皂角米水。】脱作饼子,尤宜作带香【带香:日常佩带之香。】。

[68]皂子胶:煮至粘稠的皂角米水。

[69]带香:日常佩带之香。

龙涎香二

檀香二两(紫色好者剉碎,用鹅梨汁并好酒半盏浸三日,取出焙干)甲香八十粒(用黄泥煮二三沸【《陈氏香谱》作“二三十沸”。】,洗净油煎赤【油煎赤:此种制法制成之甲香称朱甲。《陈氏香谱》此处作“油煎亦为末”。】,为末)沉香半两(切片)

生梅花脑子【梅花脑子:龙脑香之状如梅花者,为最上品。参见前龙脑香部分。】一钱麝香一钱(另研)【《陈氏香谱》此方还有丁香八十粒,《香乘》无。】

右为细末以浸沉梨汁,入好蜜少许拌和得所,用瓶盛窨数日。于密室无风处,厚灰盖火烧一炷【指的是隔火熏香。即在燃烧的炭上覆盖香灰,再在上面放香饼或香材。】,妙甚。

[70]《陈氏香谱》作“二三十沸”。

[71]油煎赤:此种制法制成之甲香称朱甲。《陈氏香谱》此处作“油煎亦为末”。

[72]梅花脑子:龙脑香之状如梅花者,为最上品。参见前龙脑香部分。

《陈氏香谱》:“大者成斤,谓之梅花脑。”

[73]《陈氏香谱》此方还有丁香八十粒,《香乘》无。

[74]指的是隔火熏香。即在燃烧的炭上覆盖香灰,再在上面放香饼或香材。

龙涎香三

沉香一两金颜香一两笃耨皮【笃耨皮:低等级的笃耨香,参见前“笃耨香”部分注释,有详细讨论。】一钱半龙脑一钱麝香半钱(研)

右为细末,和白芨末糊作剂,同模范脱成花阴干,以齿刷子【齿刷子:三本皆作“牙齿子”,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齿刷子”。齿刷子即牙刷,亦被称为“刷牙”、“刷牙子”。在宋代,植毛牙刷已经普遍使用,用马尾等材质。】去不平处,爇之。

[75]笃耨皮:低等级的笃耨香,参见前“笃耨香”部分注释,有详细讨论。

[76]齿刷子:三本皆作“牙齿子”,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齿刷子”。齿刷子即牙刷,亦被称为“刷牙”、“刷牙子”。在宋代,植毛牙刷已经普遍使用,用马尾等材质。

龙涎香四

沉香一斤麝香五钱龙脑二钱

右以沉香为末,用水【用水:四库本、汉和本作“用”,无碍庵本作“同”。依《陈氏香谱》应作“用水”。沉香需加水才能成膏状,三本《香乘》有脱字。】碾成膏,麝用汤细研化汁入膏内,次入龙脑研匀,捻作饼子烧之。

[77]用水:四库本、汉和本作“用”,无碍庵本作“同”。依《陈氏香谱》应作“用水”。沉香需加水才能成膏状,三本《香乘》有脱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