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三 香绪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卷十三香绪余

香字义

《说文》曰:“气芬芳也,篆从黍从甘。【《说文·禾部》:“香,芳也,从黍从甘。”香字的小篆上面从黍,下面从甘。实际上从甲骨文开始,香的基本字形即是如此。】”徐铉曰:“稼穑作甘,黍甘作香。【这里是徐铉来解释《说文解字》的文字,参见前“《稽神录》”条、“徐铉”条。“稼穑作甘”出自《尚书·周书·洪范》,徐铉用来解“甘”之义。】”隶作,又芗与香同。《春秋传》曰:“黍稷馨香【黍稷馨香:原始出处不详,春秋三传原文中都没有此句。《左传·僖公五年》中有“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的说法,《左传》本义是借《尚书》来说明“明德”的重要性。】。”凡香之属皆从香。

香之远闻曰馨【香之远闻曰馨:《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馨,香之远闻。”】,香之美曰(音使)。

香之气曰馦(火兼反),曰馣(音淹),曰馧(于云反),曰馥(扶福反),曰(音爱),曰(方灭反),曰馪(音宾),曰馢(音笺),曰馛(步末反),曰馝(音弼),曰(同上),曰馞(音悖),曰馠(天含反),曰馩(音焚),曰馚(上同),曰(奴昆反),曰(音彭,大香),曰馟(他胡反),曰(音倚),曰馜(音你),曰(普没反),曰(满结反),曰(普灭反),曰(乌孔反),曰(音瓢),曰馡(甫微切),曰(音餀),曰(音含,香也),曰(毗招切),曰(鱼胃切)。

[1]《说文·禾部》:“香,芳也,从黍从甘。”香字的小篆上面从黍,下面从甘。实际上从甲骨文开始,香的基本字形即是如此。

[2]这里是徐铉来解释《说文解字》的文字,参见前“《稽神录》”条、“徐铉”条。“稼穑作甘”出自《尚书·周书·洪范》,徐铉用来解“甘”之义。

[3]黍稷馨香:原始出处不详,春秋三传原文中都没有此句。《左传·僖公五年》中有“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的说法,《左传》本义是借《尚书》来说明“明德”的重要性。

[4]香之远闻曰馨:《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馨,香之远闻。”

十二香名义

吴门【吴门:古吴县城(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于永锡专好梅花,吟十二香诗,今录香名。(《清异录》)

万选香拔枝剪折,遴拣繁种

水玉香清水玉缸,参差如雪

二色香帷幔深置,脂粉【脂粉:胭脂香粉颜色深浅有别,以对应“二色”之意。】同妍

自得香帘幕窥蔽,独享馥然

扑凸【扑凸:象声词。】香巧插鸦鬓【鸦鬓:妇女的黑色鬓发。】,妙丽无比

筭【筭:同“算”。】来香采折【采折:采摘。】凑然,计多受赏

富贵香簪组【簪组:冠簪和冠带。戴花与簪组共赏,故显其富贵。】共赏,金玉辉映

混沌香夜室映灯,暗中拂鼻

盗跖【盗跖:古大盗之名,言偷香之意。】香就树临瓶,至诚窃取

君子香不假风力,芳誉远闻

一寸香醉藏怀袖,馨闻断续

使者香专使贡持,临门远送

[5]吴门:古吴县城(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

[6]脂粉:胭脂香粉颜色深浅有别,以对应“二色”之意。

[7]扑凸:象声词。

[8]鸦鬓:妇女的黑色鬓发。

[9]筭:同“算”。

[10]采折:采摘。

[11]簪组:冠簪和冠带。戴花与簪组共赏,故显其富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