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香(第5页)
影娥池【影娥池:汉代苑池,在上林苑中。位于汉长安故城外太液池之西,即今陕西西安市西十公里处。《三辅黄图》卷四《池沼》:“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汉武洞冥记》卷三:“帝于望鹄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池,广千尺。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有女香树,细枝叶。妇人戴之,香终年不减;男子戴之则不香。【《洞冥记》:“有女香树,细枝叶,妇人带之,香终年不减。”】(《华夷草木考》)
[135]影娥池:汉代苑池,在上林苑中。位于汉长安故城外太液池之西,即今陕西西安市西十公里处。《三辅黄图》卷四《池沼》:“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汉武洞冥记》卷三:“帝于望鹄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池,广千尺。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
[136]《洞冥记》:“有女香树,细枝叶,妇人带之,香终年不减。”
七里香【七里香:古代称“七里香”的植物甚多,按《八闽通志·卷二十六》及《安溪县志》等书,这里“七里香”是其别名,本名“指甲花”。现在所谓“指甲花”一般指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很多古籍上的“指甲花”也指此类,但这里说:“树婆娑”,应该不是草本植物。】
树婆娑,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红色,花开如蜜,色清香袭人,置发间,久而益馥。其叶捣可染甲,色颇鲜红。(《仙游县志》)
[137]七里香:古代称“七里香”的植物甚多,按《八闽通志·卷二十六》及《安溪县志》等书,这里“七里香”是其别名,本名“指甲花”。现在所谓“指甲花”一般指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很多古籍上的“指甲花”也指此类,但这里说:“树婆娑”,应该不是草本植物。
古籍中还有一种“指甲花”,指的是千屈菜科散沫花属植物散沫花(LawsoniainermisL。),《南方草木状》等书中的指甲花即是此类,比较符合“蕊如碎珠”的描述,同时其叶也可以染指甲。所以综合判断,这里说的“七里香”很可能是散沫花。
君迁香
君迁子【君迁子:指柿科柿属植物君迁子(DiospyroslotusL。)。君迁子又称牛奶柿、黑枣柿等,果实符合这里“实中有乳汁”的描述。君迁子多地皆有出产,并不独出于海南。】生海南,树高丈余,其实中有乳汁,甘美香好。
[138]君迁子:指柿科柿属植物君迁子(DiospyroslotusL。)。君迁子又称牛奶柿、黑枣柿等,果实符合这里“实中有乳汁”的描述。君迁子多地皆有出产,并不独出于海南。
**各异
明皇沉香亭【沉香亭:唐长安兴庆宫内的亭阁。在兴庆池东北,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一:“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上因移于兴庆池东沉香殿前。”沉香亭遂以芍药闻名。李白《清平调》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前牡丹一枝二头,朝深碧、暮深黄,夜粉白,**各异。帝曰:“此花木之妖。”赐杨国忠,以百宝为栏。【此条本出《开元天宝遗事》。《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初有木芍药,植于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开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各异。帝谓左右曰:‘此花木之妖,不足讶也。’”】(《华夷花木考》)
参见前“沉香亭子材”条,后“沉香亭”条。
[140]此条本出《开元天宝遗事》。《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初有木芍药,植于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开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各异。帝谓左右曰:‘此花木之妖,不足讶也。’”
木犀【木犀: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Lour。)植物,代表物种木犀[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桂花同时也是木犀属多种植物的习称,同属其他植物也有香用价值。】香
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方载十八卷内)
[141]木犀: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Lour。)植物,代表物种木犀[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桂花同时也是木犀属多种植物的习称,同属其他植物也有香用价值。
木兰【木兰:现在指木兰科木兰属植物木兰(MagnolialilifloraDesr),但在古书中所指复杂,晚近学者有以为是木兰科其他植物木莲(MaiafordianaOliv。)、玉兰(Maga)等。但其对树皮的描述似乎更像是樟科樟属植物,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是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japonicumSieb。)或阴香[a。Nees)Blume]。在道家传统中,也可能指山栀(Gardeniajasminoides)。】香
生零陵山谷及泰山,一名林兰,一名杜兰。状如楠,皮似桂而甚薄,味辛香,道家用以合香。
[142]木兰:现在指木兰科木兰属植物木兰(MagnolialilifloraDesr),但在古书中所指复杂,晚近学者有以为是木兰科其他植物木莲(MaiafordianaOliv。)、玉兰(Maga)等。但其对树皮的描述似乎更像是樟科樟属植物,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是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japonicumSieb。)或阴香[a。Nees)Blume]。在道家传统中,也可能指山栀(Gardeniajasminoides)。
月桂子【月桂子:指樟科月桂属植物月桂(Laurusnobilis)的果实。】香
月桂子,今江东诸处至四五月后每于衢路得【衢路:道路。】之。大如狸豆【狸豆:又称黎豆、虎豆、鼠豆。豆科植物头花黎豆Stizolobiumcapitatum(Sweet)O。Kuntze的种子。】,破之辛香,古老相传,是月中下也。【此条《证类本草》卷十三有载。】(《本草》)
[143]月桂子:指樟科月桂属植物月桂(Laurusnobilis)的果实。
[145]狸豆:又称黎豆、虎豆、鼠豆。豆科植物头花黎豆Stizolobiumcapitatum(Sweet)O。Kuntze的种子。
[146]此条《证类本草》卷十三有载。
海棠香国
海棠【海棠:海棠在我国古代所指极为复杂,及至今日蔷薇科苹果属和木瓜属的众多植物都可以称为海棠。从其香气明显这一特点来看,这里说的昌州海棠,可能接近苹果属西府海棠(Malusmialus),但即便西府海棠,香气也不算浓郁,达不到海棠香国的程度。综合历代文献记载以及原产地的情况变迁,很多学者认为这里言及的昌州海棠应该今日已绝种。】故无香,独昌州【昌州:唐乾元元年(758)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治所在静南县(今四川大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重庆大足、荣昌、永川等市县地。寻废。大历十年(775)复置,治所在昌元县(今荣昌县西北)。光启元年(885)徙治大足县(今大足县)。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记载古“嘉州”(今四川乐山、峨眉山等地)亦称“海棠香国”。所以除了永川、大足、荣昌都以棠城自称,乐山也以“海棠香国”自称。】地产者香,乃号海棠香国。有香霏亭【香霏亭:《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二“香霏”:“重庆府大足县,有地名曰海棠香国。海棠无香,惟此地产者有香,故旧郡治前有香霏亭。”则位置在大足县。《续茶经》卷上之三:“《雪蕉馆记》谈明玉珍子升在重庆取涪江青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
[147]海棠:海棠在我国古代所指极为复杂,及至今日蔷薇科苹果属和木瓜属的众多植物都可以称为海棠。从其香气明显这一特点来看,这里说的昌州海棠,可能接近苹果属西府海棠(Malusmialus),但即便西府海棠,香气也不算浓郁,达不到海棠香国的程度。综合历代文献记载以及原产地的情况变迁,很多学者认为这里言及的昌州海棠应该今日已绝种。
[148]昌州:唐乾元元年(758)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治所在静南县(今四川大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重庆大足、荣昌、永川等市县地。寻废。大历十年(775)复置,治所在昌元县(今荣昌县西北)。光启元年(885)徙治大足县(今大足县)。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记载古“嘉州”(今四川乐山、峨眉山等地)亦称“海棠香国”。所以除了永川、大足、荣昌都以棠城自称,乐山也以“海棠香国”自称。
[149]香霏亭:《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二“香霏”:“重庆府大足县,有地名曰海棠香国。海棠无香,惟此地产者有香,故旧郡治前有香霏亭。”则位置在大足县。《续茶经》卷上之三:“《雪蕉馆记》谈明玉珍子升在重庆取涪江青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
张天锡【张天锡:338—398,字纯嘏,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前凉为前秦灭,天锡降前秦,淝水之战后又附东晋,因健谈为孝武帝所重。《世说新语》载:孝武于坐间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遂有此番回答,借以回击那些嫉妒自己的人。】云:北方桑椹甘香,鸱鸮革响【桑椹甘香,鸱鸮革响:典出《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鸱鸮,亦作“鸱枭”,指猫头鹰一类的鸟。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革响,谓变更声音。这里借用《诗经》之典,是说连鸱鸮这样的恶鸟都受到感化(讽刺有些人还不如鸱鸮)。】,醇酪【酪:当时的酪指的是由乳发酵而成的一种类似酸奶的饮料。】养性,人无妒心。(《世说新语》)
[150]张天锡:338—398,字纯嘏,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前凉为前秦灭,天锡降前秦,淝水之战后又附东晋,因健谈为孝武帝所重。《世说新语》载:孝武于坐间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遂有此番回答,借以回击那些嫉妒自己的人。
[151]桑椹甘香,鸱鸮革响:典出《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鸱鸮,亦作“鸱枭”,指猫头鹰一类的鸟。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革响,谓变更声音。这里借用《诗经》之典,是说连鸱鸮这样的恶鸟都受到感化(讽刺有些人还不如鸱鸮)。
[152]酪:当时的酪指的是由乳发酵而成的一种类似酸奶的饮料。
栗有异香
殷七七【殷七七: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称七七,以善幻术著名。】游行天下,人言久见之不测其年寿。偶于酒间以二栗为令【令:指酒令,唐时酒令有三种: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这里具体所指见下条注释。】,接者皆闻异香。【这里语焉不详,故事原委是这样的。殷七七到一处官僚家里做客,助兴的倡优轻慢嘲笑他,他就说我拿两个栗子来做酒令,大家传看,纷纷闻见异香,传到那两个倡优面前时,变成石子,一下子粘在鼻子下面,他们两个闻到的却是恶臭,而且怎么也弄不掉,这两个倡优想尽办法想弄掉栗子,伴奏的趁势奏乐,这两个倡优就好像在表演舞蹈一样,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后来七七收回法术,大家都非常敬佩他。】(《续仙传》【《续仙传》:道教神仙传记,题溧水县令沈汾撰,上中下三卷。成书于五代时期,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