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 考证二则02(第4页)
[139]东阁云头香:东阁指北宋内府睿思东阁,云头言其形制。关于此香,可见下文“宣和香”条引《癸辛杂识外集》的内容。
[140]中兴复古香:常州博物馆藏有武进南宋墓出土的“中兴复古”香模。(有些文献误为香篆)。其中“中”字有小孔,一般理解为悬挂之用,恐怕更大可能是为了易于脱模。
[141]薝葡:即薝蔔,又称薝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这个词本来自梵语Campaka音译,关于其所指,古来有很多学者以为即是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八·广动植木》:“栀子……相传即西域薝蔔花也。”宋·苏颂《图经本草》:“栀子……俗说即西域薝蔔也。”后很多人沿用此说。但从其来源看似乎并非如此。玄应《一切经音义》:“薝蔔:树形高大,花小而香,烂然金色,其气逐风弥远,西域多此林耳。”又(卷八):“瞻蔔:正言瞻博迦。《大论》(指《大智度论》)云:黄花树。其树高大,花小而香,花气远闻。”乔木大树的描述和栀子并不相符。因此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怀疑。综合佛教典籍和其他文献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应是木兰科含笑属植物黄兰(Micheliachampa。),广泛分布于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等地。在云南被称为“黄缅桂”。
[142]刘贵妃:指宋高宗宠妃刘氏,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倾城艳名盛于天下,绍兴二十四年(1154)被封贤妃(一说封为贵妃),恃宠而骄侈。
[143]总管: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宋时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府、州的兵马。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于沿河沿淮沿江要郡帅府置马步军都总管,以文臣充任,带安抚使衔。绍兴五年(1135),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广东路亦置。七年,又置于淮东。
[144]钤辖:亦称兵马钤辖。北宋前期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位都部署、部署下,都监、监押上。又有路分钤辖、州钤辖,其辖区分别以路和州为单位。掌军旅戍屯、攻防等事务。北宋末至南宋,多成虚衔和闲职。
[145]御带:官名。宋初,选三班使臣以上亲信武臣佩橐、御剑,为皇帝护卫,称御带,或以宦官充任。真宗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南宋初,诸将在外,多以带御器械作为荣誉性的带职,无实际职掌。
[146]司门:指判司门事,官名。司门为官署名。属刑部。北宋前期,设判司门事一员,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主管司门事,并掌门关,桥梁、道路之禁令,稽察官吏、军民、商贩出入违法者。建炎以后,司门事常由比部(刑部比部司)兼领,隆兴初,改由都官所兼。
[147]绍兴乾淳:泛指宋高宗和宋孝宗的时代。绍兴(1131—1162),南宋高宗赵构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南宋孝宗年号。
[148]庆元:南宋宁宗的第一个年号(1195—1201)。
[149]韩平原: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力主北伐失败,后被杀函首献金国。因为被封“平原郡王”,故称“韩平原”。
[150]阅古堂:阅古堂原为韩琦出任相州时在定州治署所建。韩侂胄在世时,沿用了其先祖的堂名用以藏书,在杭州建立了自己的阅古堂藏书楼。并由南宋书画图书收藏鉴赏家向若水为其搜罗鉴定图书,数量可观。
[151]番禺:指番禺县,秦代即已置县,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南海县。皇祐三年(1051)复置,仍为广州治。宋代开始时治所在今广州番禺区,后有所变迁。
[152]吴监税:监税,官名,监某州、府商税务省称。掌征收商税。关于广州吴家制香,参见后面“广州吴家软香”条中,关于广州吴家的注释。
宣和【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香
宣和时常造香于睿思东阁,南渡后,如其法制之,所谓东阁云头香也。冯当世【冯当世:冯京(1021—1094),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在两府【两府:宋朝指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使潘谷【潘谷:宋代制墨名家,歙县人,所制之墨当时即为文人所重,世称墨仙。】作墨,名曰“福庭东阁”,然则墨亦有东阁云。(《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六卷,周密寓居癸辛街时所作。主要记载宋元之际的琐事杂言。周密,南宋人,见“周公谨”、“《云烟过眼录》”、“《澄怀录》”等条。】)
宣和间宫中所焚异香有亚悉香【亚悉香:关于亚悉香的考证,见后面“辛押陀罗亚悉香”部分。】、雪香、褐香、软香、瓠香、猊眼香等(同上)
[153]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
[154]冯当世:冯京(1021—1094),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
人。北宋大臣。
[155]两府:宋朝指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
[156]潘谷:宋代制墨名家,歙县人,所制之墨当时即为文人所重,世称墨仙。
[157]《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六卷,周密寓居癸辛街时所作。主要记载宋元之际的琐事杂言。周密,南宋人,见“周公谨”、“《云烟过眼录》”、“《澄怀录》”等条。
[158]亚悉香:关于亚悉香的考证,见后面“辛押陀罗亚悉香”部分。
行香【行香:古代拜佛礼神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国初【国初:指宋初。】行香,本非旧制。祥符【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是宋真宗年号。】二年九月丁亥诏曰: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指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这些都是所加的谥号。】自今忌前一日不坐朝,群臣进名【进名: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奉慰寺观,行香、禁屠,废务。累朝【累朝:历代。】因之,今惟存行香而已。(王栐《燕翼贻谋录》【王栐《燕翼贻谋录》:南宋史料笔记,王栐撰,王栐,字叔永,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北)人。四库、汉和本作王捄,误。】)
[159]行香:古代拜佛礼神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160]国初:指宋初。
[161]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是宋真宗年号。
[162]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指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这些都是所加的谥号。
[163]进名: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
[164]累朝:历代。
[165]王栐《燕翼贻谋录》:南宋史料笔记,王栐撰,王栐,字叔永,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北)人。四库、汉和本作王捄,误。
斋降御香
元祐【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4)。】癸酉【癸酉:指元祐八年(1093)。】九月一日夜,开宝寺塔【开宝寺塔:开宝寺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又因供奉佛舍利,在寺西院福胜禅院内增建一座八角十三层、高360尺的木塔,定名福胜塔,规模极其宏丽。据传后因塔顶放光,更名为“灵感塔”。宋庆历四年(1044)塔毁于雷火,皇祐元年(1049)重建,即今铁塔。】,表里通明彻旦【彻旦:达旦,直至天明。】,禁中夜遣中使【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斋降御香。(《行营杂录》【《行营杂录》:宋代笔记,赵葵撰。赵葵(1186—1266),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
[166]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