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藏香 考证二则(第1页)
象藏香考证二则
南方有鬻香长者【鬻香长者:鬻:音yù,卖,出售。鬻香长者,华严经中提到的一位善能分别诸香的菩萨,善财童子向其求教。《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其中有一鬻香长者。名曰具足优钵罗华。”又:“善男子。我善别知一切诸香。”】,善别诸香,能知一切香。王所出之处有香名曰象藏【象藏:《华严经》中提到的一种神奇的香。《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人间有香,名曰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即起大香云弥覆王都,于七日中雨细香雨……众生嗅者,七日七夜欢喜充满,身心快乐,无有诸病,不相侵害,离诸忧苦,不惊不怖,不乱不恚,慈心相向,志意清净。”】,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即起大香云,众生嗅者诸病不相侵害。(《华严经》【《华严经》:这里引用的是大意,并非原文,而且两句话出于不同章节,应该分为两段比较合适。这里依《香乘》原文放在一起。《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此经汉译本有三种: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又云:若烧一丸,兴大光明,细云覆上,味如甘灵,七昼夜降其甘雨。
(《释氏会要》【《释氏会要》:这里是转述《华严经》关于象藏香的文字。《释氏会要》:宋·沙门仁赞著,四十卷。】)
[2]鬻香长者:鬻:音yù,卖,出售。鬻香长者,华严经中提到的一位善能分别诸香的菩萨,善财童子向其求教。《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其中有一鬻香长者。名曰具足优钵罗华。”又:“善男子。我善别知一切诸香。”
[3]象藏:《华严经》中提到的一种神奇的香。《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人间有香,名曰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即起大香云弥覆王都,于七日中雨细香雨……众生嗅者,七日七夜欢喜充满,身心快乐,无有诸病,不相侵害,离诸忧苦,不惊不怖,不乱不恚,慈心相向,志意清净。”
[4]《华严经》:这里引用的是大意,并非原文,而且两句话出于不同章节,应该分为两段比较合适。这里依《香乘》原文放在一起。《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此经汉译本有三种: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5]《释氏会要》:这里是转述《华严经》关于象藏香的文字。《释氏会要》:宋·沙门仁赞著,四十卷。
无胜香
海中有无胜香。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时,一切敌军皆自退散。【《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时。一切敌军悉皆退散。”应该称为“无能胜香”,此处讹略为“无胜香”。】(《华严经》)
[6]《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时。一切敌军悉皆退散。”应该称为“无能胜香”,此处讹略为“无胜香”。
净庄严香
善法天中有香名净庄严,若烧一圆,普使诸天心念于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善法天中有香,名净庄严;若烧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诸天心念于佛。”】(《华严经》)
[7]《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善法天中有香,名净庄严;若烧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诸天心念于佛。”
牛头旃檀香
从离垢出,若以涂身,火不能烧。【《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复有香。名牛头栴檀。从离垢山王生。若以涂身火不能烧。《入法界品》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香,这里只记录了其中的三种。】(《华严经》)
[8]《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男子。复有香。名牛头栴檀。从离垢山王生。若以涂身火不能烧。《入法界品》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香,这里只记录了其中的三种。
兜娄婆香【兜娄婆香:参见前“兜娄婆香”条,从经文中描述来看,这里指的是树脂类香料,也即是佛教文献中所认为的苏合香的音译。并非是明代以后所指的藿香。】
坛前别安一小炉,以此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楞严经》)
[9]兜娄婆香:参见前“兜娄婆香”条,从经文中描述来看,这里指的是树脂类香料,也即是佛教文献中所认为的苏合香的音译。并非是明代以后所指的藿香。
[10]《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香严童子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此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见《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这里是原文。】(《楞严经》)
[11]见《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这里是原文。
烧沉水
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楞严经》)
[12]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三种香
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佛说戒香经》:“我见世间有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戒香经》【《戒香经》:《佛说戒香经》,一卷,宋·法贤译。】)
[13]《佛说戒香经》:“我见世间有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
[14]《戒香经》:《佛说戒香经》,一卷,宋·法贤译。
世有三香
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戒德香经》【《戒德香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此经与《戒香经》内容类似,都是称赞持戒功德殊胜。】)
[15]《戒德香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此经与《戒香经》内容类似,都是称赞持戒功德殊胜。
栴檀香树
神言:树名旃檀,根茎枝叶治人百病,其香远闻,世之奇异,人所贪求,不须道也。(《旃檀树经》【《旃檀树经》:《佛说栴檀树经》,一卷,失译人。讲穷人依栴檀树神得活,后报王伐此树,身死树下。佛微笑放光,说其夙缘。】)
[16]《旃檀树经》:《佛说栴檀树经》,一卷,失译人。讲穷人依栴檀树神得活,后报王伐此树,身死树下。佛微笑放光,说其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