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香(第1页)
茅香
【茅香:古代本草文献中的茅香,一般多指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Hierochloeodorata),马王堆一号及三号汉墓出土茅香即此种。有时也指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柠檬草,citratus),或还可能为其他植物,需具体辨析。本书中的香方,如非特别说明,应该指前者。】考证二则
茅香花苗叶可煮作浴汤,辟邪气,令人身香。生剑南道【剑南道:唐贞观元年(627)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以在剑阁之南得名。治所在益州(后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曲江、南盘江以北;及贵州水城、普安以西和甘肃文县一带。】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即非白茅香【白茅香:此处白茅香指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因为此句出《证类本草》,后面有“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茅香,味甘,平。生安南,如茅根。”明确指出是越南所产。白茅香用来称呼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是较晚出现的。】也,根如茅,但明洁而长,用同藁本【藁(gǎo)本:现在中药中的藁本指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se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jeholeKitag。但历史上本草文献中的藁本除了以上两种,也可能指其他植物,需加以辨析。】,尤佳。仍入印香【印香:用多种香料捣末和匀以模压制的香。】中合香附子【香附子:指莎草科莎草属植物香附子(莎草,CyperusrotundusL。),块茎可供药用。】用。(《本草》)
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种茅香也,其白茅香别是南番一种香草。(同上)
[278]茅香:古代本草文献中的茅香,一般多指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Hierochloeodorata),马王堆一号及三号汉墓出土茅香即此种。有时也指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柠檬草,citratus),或还可能为其他植物,需具体辨析。本书中的香方,如非特别说明,应该指前者。
[279]剑南道:唐贞观元年(627)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以在剑阁之南得名。治所在益州(后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曲江、南盘江以北;及贵州水城、普安以西和甘肃文县一带。
[280]白茅香:此处白茅香指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因为此句出《证类本草》,后面有“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茅香,味甘,平。生安南,如茅根。”明确指出是越南所产。白茅香用来称呼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是较晚出现的。
[281]藁(gǎo)本:现在中药中的藁本指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se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jeholeKitag。但历史上本草文献中的藁本除了以上两种,也可能指其他植物,需加以辨析。
[282]印香:用多种香料捣末和匀以模压制的香。
酒蜜浸泡茅香
见闻香堂供图
[283]香附子:指莎草科莎草属植物香附子(莎草,CyperusrotundusL。),块茎可供药用。
香茅南掷
谌姆【谌姆:又称“婴姆”,姓谌,字婴,三国时吴人,修道法有成,被后人尊为神仙。】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谓许真君【许真君: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属江西)人。传说他曾镇蚊斩蛇,道法高妙,被后来道教净明派奉为教祖。】曰:子归茅落处,立吾祠。(《仙佛奇踪》【《仙佛奇踪》:八卷。明·洪自诚撰。内容为一些佛道传说。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
[284]谌姆:又称“婴姆”,姓谌,字婴,三国时吴人,修道法有成,被后人尊为神仙。
[285]许真君: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属江西)人。传说他曾镇蚊斩蛇,道法高妙,被后来道教净明派奉为教祖。
[286]《仙佛奇踪》:八卷。明·洪自诚撰。内容为一些佛道传说。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
白茅香【白茅香:据产地来看,此处概指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若是我国北方所产,则可能是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
白茅香生广南山谷及安南,如茅根【茅根:一般是禾本科茅根属植物茅根[Perotisinditze]。】,亦今排草【排草:指唇形科异唇花属植物排草(AnisochilusosusWall)。】之类,非近代之白茅【白茅:这里的白茅指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在李时珍所在时代,通称为白茅,但和白茅香(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不同。】,及北土茅香花【茅香花: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Hierochloeodorata(L。)Beauv。]的花序。这个茅香即是前面“茅香”条所说茅香。】也。道家用作浴汤,合诸名香,甚奇妙,尤胜舶上来者。(《本草》)
[287]白茅香:据产地来看,此处概指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若是我国北方所产,则可能是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
[288]茅根:一般是禾本科茅根属植物茅根[Perotisinditze]。
[289]排草:指唇形科异唇花属植物排草(Anisochilusosus>
[290]白茅:这里的白茅指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drica(L。)Beauv。),在李时珍所在时代,通称为白茅,但和白茅香(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岩兰草(Andropogonmuricatus)]不同。
[291]茅香花: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Hierochloeodorata(L。)Beauv。]的花序。这个茅香即是前面“茅香”条所说茅香。
排草香【排草香:排草香被认为是《本草纲目》首载的本草植物之一,之前中国已有舶来和引种,但多是作为香料。大量进入香方大概也是在明代(见《猎香新谱》部分)。此处的排草香即是唇形科异唇花属植物排草香(AnisochilusosusWall),又称香根异唇花。但在近现代本草文献中(如民国《岭南采药录》),排草香、排香草或香排草多指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细梗香草(排草香LysimachiacapillipesHemsl。)。一般而言前者用其根及根茎;后者用其全草。在下文中言“排草”者,一般皆指前者[异唇花属植物排草香(Anisochilusosus>
排草香出交址,今岭南亦或莳【莳:这里是引种的意思。】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人多伪杂之。《桂海志》【《桂海志》:汉和本、四库本作《淮海志》,无碍庵本作《桂海志》,这段文字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以无碍庵本为是。】云:排草香,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人亦用之合香,诸香无及之者。(《本草》)
[292]排草香:排草香被认为是《本草纲目》首载的本草植物之一,之前中国已有舶来和引种,但多是作为香料。大量进入香方大概也是在明代(见《猎香新谱》部分)。此处的排草香即是唇形科异唇花属植物排草香(AnisochilusosusWall),又称香根异唇花。但在近现代本草文献中(如民国《岭南采药录》),排草香、排香草或香排草多指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细梗香草(排草香LysimachiacapillipesHemsl。)。一般而言前者用其根及根茎;后者用其全草。在下文中言“排草”者,一般皆指前者[异唇花属植物排草香(Anisochilusosus>
[293]莳:这里是引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