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香品五(第3页)
[48]自必:必然。不克自必是说并不一定是什么颜色。
[49]分锡:分别赏赐。《铁围山丛谈》原作“分赐”。“锡”、“赐”相通,都是赏赐的意思。
[50]太上:这里指皇帝。
[51]籍:征收。
[52]缗:mín,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53]摩婆:《铁围山丛谈》作“摩挱”,《说郛》作“摩挲”,摩擦之义。
[54]繇:这里同“由”。
[55]《铁围山丛谈》:见“《蔡绦丛谈》”条。
龙涎香烛
宋代宫烛以龙涎香贯其中,而以红罗【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缠炷,烧烛则飞而香散,又有令香烟成五彩楼阁、龙凤文者。(《华夷草木考》)
[56]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
龙涎香恶湿
琴、墨、龙涎香、乐器皆恶湿,常近人气【人气:人的气息。常近人气就是经常使用,或经常贴近人身。】则不然。(《山居四要》【《山居四要》:元·汪汝懋(1308—1369)所撰。汪汝懋,元代医家。字以敬,号遯斋,桐江野客。安徽歙县人,曾任国史编修,后来弃官讲学,成为著名的农学家。至正庚子年(1360)写成《山居四要》,全书共五卷。所谓“四要”就是摄生、养生、卫生、治生之要。】)
[57]人气:人的气息。常近人气就是经常使用,或经常贴近人身。
[58]《山居四要》:元·汪汝懋(1308—1369)所撰。汪汝懋,元代医家。字以敬,号遯斋,桐江野客。安徽歙县人,曾任国史编修,后来弃官讲学,成为著名的农学家。至正庚子年(1360)写成《山居四要》,全书共五卷。所谓“四要”就是摄生、养生、卫生、治生之要。
广购龙涎香
成化【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1465—1487)。】、嘉靖【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1522—1566)。】间,僧继晓、陶仲文【僧继晓、陶仲文:前者明宪宗时僧人,后者明世宗时道家大师,皆以方术得到当时帝王的宠用。】等竞奏方伎,广购龙涎香,香价腾溢【腾溢:翻腾漫溢。指快速增长。】,以远物之尤【尤:特殊,特异。】,供尚方【尚方:本指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这里代指皇家之用。】之媚。
[59]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1465—1487)。
[60]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1522—1566)。
[61]僧继晓、陶仲文:前者明宪宗时僧人,后者明世宗时道家大师,皆以方术得到当时帝王的宠用。
[62]腾溢:翻腾漫溢。指快速增长。
[63]尤:特殊,特异。
[64]尚方:本指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这里代指皇家之用。
进龙涎香
嘉靖四十二年【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广东进龙涎香计七十二两有奇【有奇:有余。】。(《嘉靖闻见录》【《明实录·世宗实录》有此段记载,但数量有所不同:“嘉靖四十二年……广东进龙涎香计六十二两有奇。”《香乘》或为误记。】)
炭灰水煮甲香去腥
酒蜜煎甲香去腥气
见闻香堂供图
[65]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
[66]有奇:有余。
[67]《明实录·世宗实录》有此段记载,但数量有所不同:“嘉靖四十二年……广东进龙涎香计六十二两有奇。”《香乘》或为误记。